CEO必練的三個管理內功
在《行成于思》一書中,筆者曾形象地寫道:“標準化、流程化、柵格化。
管理就是做“標準”
位在業界頗有名氣的國際酒店CEO,一直想搜羅國內具有潛質的中餐飯店到他旗下。一次,他慕名來到一家在當地已經很有名氣的餐館,連著兩天在那家飯店就餐,而且每次都是點同樣的三個菜:炒青菜、老燒魚、番茄榨菜肉絲湯。他饒有興趣地約見了那位飯店的老板,帶著十分欽佩的口吻說:“我已在貴店呆了兩天。讓我驚訝的是,在不同時間里三次端出來的同一道菜,其味道、式樣幾乎都是一樣,這說明廚間的工藝十分講究,操作標準很是到位……”那位CEO很老到,看的就是標準;那位老板也極內行,做的也就是標準。
凡事做標準,凡事有標準。西方科學管理鼻祖泰勒就是始于標準化的研究;福特汽車第一條自動生產流水線源自于各部位的標準化;風行全球的ISO質量體系,其本質就是由標準展開;最時髦的ERP無非信息、程序標準化的集成;PC作為產業在全球經濟領域里迅速崛起,靠的就是標準化激活整個產業鏈;國際化公司之所以遍地開花,其奧妙之一就是具有生成和復制內部標準化的能力,表現在工藝標準化、程序標準化、作業標準化以及工作術語標準化等具體細膩的過程,把人的行為和意識巧妙地嵌入標準之內,形成其獨一無二的核心基因。無怪乎有“一流企業做標準”之說。所以說,不管現代管理如何演化,概念如何時髦翻新,其根本內核依然是做好標準。這方面,恰恰是國內企業的軟肋.
管理就是玩“流程”
假如,標準是一個點的話,那么,流程就是一根鏈。管理智慧的極致發揮,就在于橫切豎砍的整合手法,把流程做得短而有效。人們常常喜歡把中國的制造業和印度的軟件業相比,其中一個差距就是中國軟件企業的流程化管理遠遠落后于印度企業。僅以國際權威的軟件業的CMM5級評估為例,國內企業只有10家,而印度多達50家。
其實,現代管理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很大程度地“玩”流程。大到一個企業戰略:IBM賣掉個人PC業務,本質就是縮短流程,裁掉了價值鏈中的累贅部分PC,集合優勢做好企業市場;中到企業內部生產鏈的切合:如何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極度豐富的條件,考慮把自己的后院變成他人的前庭,把自己的弱項交給別人成為強項,聚焦自己最有效部分,最直接地靠近客戶,如戴爾;小到公司內部的細微末節:為了適應外貿服裝行業對交貨期日趨縮短的新需求,最近筆者所在公司正在地調整現有訂單流程,借助于ERP信息集成優勢,強調一次把事情做正確;首先把客戶的原始訂單信息吃準,去掉多余程序,最后將原來的入庫單、出庫單、送貨單、提貨單四張單據,合并為一張裝箱單;這樣簡單明了,不失為一條提高效率的絕佳路徑。
管理就是打“格子”
當人們發現一個人做一根針,其效率遠遠不如幾十個人同時有分工的條件下批量性生產來得快時,就驚愕地發現了工業經濟之所以取代農業(手工)經濟的奧妙所在??社會化的專業分工。效率源自于分工。組織的核心任務之一就是編織一個柵格般的有機體,精妙地把隨心所欲的“人”視作具有靈性“部件”,嵌入其中,在標準面前成為惟命是從的執行者;在程序面前是忠實嚴格的銜接者,就像麥當勞員工一樣,嚴格按照工藝溫度,作業流程執行就好,幾乎沒有多少發揮的余地。{page_break}
柵格化的管理理念,并非與管理人性化相悖,是同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因為,聰明的組織都會遵循這么幾條鐵律:給人以權力,組織才有權力;給人以空間,組織才有空間;給人以規則,組織才會有效率;給人以利益,組織才有利益。因而,組織把一個活生生的人放到了柵格里面去,理應科學地設置好可控的空間,其中包括了讓人感受到應有的權、責、利。
“現代管理理論的發展過程中始終有兩個目標并存:管理如何更加科學和管理如何更會有人性化。如果認為后者的追求比前者更加光明,那么大錯特錯了。”管理大師哈默爾是這么說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