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南通雙弘紡織總經理吉宜軍
2011年以來,由于市場原材料價格波動、生產及融資成本增加、國際市場需求不旺等系列因素影響,紡織行業整體運行壓力較大。但無論外界環境怎么變化,南通雙弘的產品質量始終如一,情況也確實如總經理吉宜軍所說:“只要有質量就會有市場。”
提起南通雙弘紡織有限公司,在業內可謂大名鼎鼎。其過硬的產品質量,讓不少業內人士伸出大拇指,連連稱贊,而公司之所以名聲在外,產品質量好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南通雙弘是怎樣憑借產品質量贏得市場?又是如何做到多年來品質如一?未來的發展是否樂觀?記者帶著多個問題,采訪了南通雙弘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吉宜軍。
記者:提起南通雙弘紡織,人們首先想到的總是它的產品質量,似乎“質量好”已經成為了公司的代名詞,公司是否為此做過特別的營銷策劃呢?
吉宜軍:公司產品沒有做過特別的營銷方案,我們堅持以優良的人品做金質的產品,以誠信經營、領先質量和優質服務來贏得客戶。多年來,南通雙弘堅持提升質量為第一要務,自主創新攻關,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和產業升級,始終保持著行業的領先優勢。
公司高度重視長期性的質量管理,從2001年起創建質量攻關委員會,建立了工藝、專件、操作、空調、設備、異纖等8個攻關小組,每個攻關小組由數名本專業人員組成,不斷地對產品質量的穩定、提升進行攻關。多年來,雙弘公司通過堅持開展QC小組等群眾性質量管理活動,重點攻克單染、橫條、細小紗疵、異纖等行業質量難題,推廣先進的質量管理技術與方法,做精品紗線,攻高端客戶,取得很好的效果。2011年公司飛龍、飛燕QC小組均榮獲全國紡織行業優秀質量管理小組。
記者:可以看出來,公司非常注重產品的質量,那么公司在提升產品質量方面做了哪些特別的工作?新產品的開發更加注重哪些方面呢?
吉宜軍:雙弘公司于2009年投資1500萬元創建了江蘇省新型纖維紡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投建了3000紗錠新產品研究開發試驗基地,并配備專業人才,實現新產品的設計、試制、試驗一條龍,目前該試驗基地又在擴建之中。我們通過優化產業資源配置,緊貼市場前沿,超前開發和適時開發市場暢銷產品,堅持“淘汰一批、生產一批、開發一批、儲備一批”的產品開發戰略,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嚴把質量關口,生產出“高、新、精、特”的紗線新產品,目標引領市場,充分運用新品戰略,逐漸建立起一整套的新產品開發、生產、營銷的運營機制,形成良性循環的發展模式,不斷形成公司新的經濟增長點。
公司通過大力實施產品創新,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注重產品質量的同時,開發生產具有綠色、環保、保健、時尚等特色的新型纖維紗線,結合新型紡紗技術,開發多功能差別化纖維系列產品。2011年以來,重點開發了非棉功能性紗線、緊密紡紗、賽絡緊密紡紗,開發生產了超仿棉、吸濕排汗仿羊絨聚酯、有機棉、莫代爾、可染丙綸纖維、蠶桑蛋白纖維、Porel纖維等20多個纖維系列100多種規格的產品,5只產品榮獲江蘇省高新技術產品,并填補國內空白。2011年雙弘公司新產品銷售收入占工業總產值比重大幅度提高,新產品產值率達60.8%,新產品的銷售利潤占公司總銷售利潤的六成以上,實現銷售收入7.48億元,凈利潤率達7.8%,公司榮獲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產品開發貢獻獎。目前,公司正在利用國際先進的渦流紡技術開發超仿棉、有機棉、莫代爾、滌棉、滌粘等新型紗線。
記者:公司的經營理念是“用最好的原料、紡最優的紗、攀最高的親”,最后一句“攀最高的親”該如何解釋呢?
吉宜軍:作為中國化纖混紡精品紗的生產基地,我們一直堅持做高質量的精品紗線,貫徹“用最好的原料、紡最優的紗、攀最高的親”的經營理念,始終以顧客為關注點。“用最好的原料,紡最好的紗,攀最高的親”是雙弘人敲開市場大門的金磚,所謂“攀最高的親”,在雙弘人理解來看,就是努力生產精品紗線,攀高端客戶、尖端客戶,引領市場、占領市場。
公司主攻尖端客戶的經營策略,促進了“雙弘”精品紗線市場占有率的提升,“雙弘”牌精品紗線得到了國內頂尖客戶、世界級品牌用戶的認可,目前,雙弘公司穩定的客戶有4000多家,公司產品已成為全國針織、色織前十強等尖端客戶的首選配套用紗。雙弘公司生產的各類紗線客戶使用稱心、放心,也推動了尖端客戶自身的持續發展,為尖端客戶帶來了豐厚的效益回報,實現了雙贏。
記者:現在整個行業的形勢不樂觀,原料價格波動、用工成本上漲,加上國外市場的沖擊,企業普遍壓力較大,目前公司的經營狀況怎么樣?是否也遇到了這樣的困難?
吉宜軍:2011年以來,由于市場原材料價格波動、生產及融資成本增加、人民幣匯率變化、國際市場需求不旺等系列因素影響,紡織行業整體運行壓力加大。南通雙弘紡織有限公司堅持“創標桿、做精品”的科學發展戰略,圍繞生產高檔針織、色織紗線的主業目標,走“精益化、專業化、品牌化、差別化”之路,爭做新型纖維紡紗的強者。2011年公司實現銷售12.2億元,利潤5490萬元,利稅1.03億元,公司產銷率100%,貨款回籠率100%,企業榮獲中國化纖混紡精品紗生產基地、江蘇省質量管理獎。在2011年中國棉紡織行業經濟效益指標排名中,南通雙弘紡織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出口交貨值、人均利稅、勞動生產率排名全國前100名。在化纖短纖紗行業經濟效益指標上,雙弘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人均利稅、勞動生產率排名前十名,出口交貨值排名前五名。今年以來,紡織行業整體形勢較去年有明顯下降,很多紡紗企業庫存量比較大,也對我們企業帶來了影響,目前我公司總體經營狀況良好,產銷率仍保持在98%以上。
記者:您對公司乃至整個棉紡行業的發展狀況怎么看?
吉宜軍:我國的棉紡行業在“十一五”期間經歷了高速發展的時期,行業裝備水平總體提高,規模總量突飛猛進,但同時也帶來了弊端。一是由于規模總量偏大,企業間無序競爭、產品同質化競爭嚴重,相互擠壓利潤空間,不少企業經營困難;二是企業人員素質、管理水平難以跟進,效益低下,許多企業雖然開工不賺錢,但為了保證工人的穩定,也不敢停工;三是隨著經濟高速發展,各種原料使用增量明顯,導致資源相對緊張,原料、人力、生產和融資成本均大幅升高,導致企業成本上升,行業利潤降低。四是棉紡企業承擔棉花稅率的不合理、國內外棉價差價較高,縮小了行業的贏利空間。
就我們雙弘公司而言,在發展中同樣也遇到了以上問題,我們還發現目前企業的人員素質已經不能與現有先進裝備水平相適應,員工中大齡人員比例在不斷增加,而年輕人又不愿意進紡織廠,特別是像我們這種地處沿海經濟較發達的地區,民營經濟發展迅猛,棉紡企業吸引力下降,招工難,招高素質的員工更難。因此,加強員工培訓、發揮員工潛能與裝備效率已顯得格外重要。同時在產品質量方面要不斷突破,實現穩中求升,始終保持領先,占領市場。在企業管理方面,要向創新要效益,通過方法改進、流程再造、人員分流、崗位兼并,努力實現挖潛增效。但我很堅信一點:只要有質量就會有市場。
記者:您覺得公司未來會遇到哪些機遇和挑戰,有著怎么的規劃?
吉宜軍:作為地處東部沿海經濟較發達地區的紡紗企業,隨著時代發展,給傳統紡織企業的發展、壯大甚至未來生存都帶來了深刻的影響。我們認為,機遇與挑戰總是并存,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穿著的舒適性、環保性、安全性、品牌度的認知感均在進一步提升。我們要主動出擊,積極應對各種風險,搶抓機遇,不斷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要繼續提高產品檔次,開發高附加值產品,不斷選擇新的目標市場,實行差異化競爭。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研發能力,不斷開發新工藝、推出新產品,以應對產品更新風險。
中國乃至世界的紡織品非棉化趨勢明顯,“十二五”期間,我們將以開發功能性、差別化及具有舒適、環保特性的新型纖維紗線為主要方向,充分考慮纖維的加工性能,廣泛應用新型纖維進行純紡、混紡,最大可能拓寬新型纖維紗線的應用領域。同時緊密結合應用緊密紡、賽絡紡、渦流紡、轉杯紡、嵌入紡等新型紡紗技術,開發新型結構紗線,占領市場制高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