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產業應該及時“走出去”
產業轉移“承上啟下”,傳統產業“走出去”正當其時
“我國紡織行業的國際競爭力越來越強,而與此同時部分發達國家的學校連紡織專業都撤掉了。”雅戈爾集團董事長李如成在接受采訪時說,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過程中,我國形成的優勢產業正是一些傳統行業。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并購等方式實現國際化戰略,將能夠更好地提升我國優勢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其實,正當紡織等大多數傳統產業被人們認為是夕陽產業時,金融資本已經開始悄悄進入這一領域,而冷待了長期熱衷的互聯網等高新技術產業。據了解,經歷了互聯網泡沫的破裂與高新技術的浮華,近兩年風險投資開始將注意力轉向傳統產業。特別是在國內,小肥羊等餐飲企業、九陽豆漿機等小家電企業都成了風險投資的寵兒。有關人士認為,一向追求高回報率的風險投資“大變臉”,表明我國傳統產業發展的潛力十分巨大。
另據了解,通過此次并購,雅戈爾集團得到的是分布在斯里蘭卡、菲律賓等地的14家生產基地。李如成表示,未來可以考慮在斯里蘭卡等地擴建工廠。不難發現,在承接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的同時,雅戈爾已經開始考慮下一步的發展戰略。
李如成說,擁有東南亞的生產基地將有利于雅戈爾規避匯率風險和貿易壁壘。而業內人士則指出,隨著國內勞動力成本等生產要素成本的上升,在國際范圍內布局產業鏈是我國企業國際化發展的必然選擇。
產業鏈高效整合,傳統產業的并購優勢
“并購完成后,我們是世界第一家從種棉花到織布、到物流、再到銷售,覆蓋全產業鏈的服裝企業。”雅戈爾有關人士介紹,雖然涉足多個行業,但雅戈爾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其主業——紡織服裝行業里的一條涉及全行業的產業鏈。從上游的棉花種植開始,雅戈爾收購、投資了一系列相關企業,達成了全產業的覆蓋。
新馬集團CEO徐靜波介紹,服裝企業60%的成本來自面料,作為沒有面料生產的企業,新馬集團的發展受到了限制,因此他十分看好此次并購的前景,“很多企業的并購,在當年是看不到太多直接效益的,而我們成本的降低、效益的提高在2008年就會有體現。”
業內人士指出,在傳統產業領域,我國企業在最基礎的環節擁有比較優勢,因此在通過并購,獲得管理、銷售渠道和技術等補充后,更能體現整個產業鏈的整合優勢。而部分高新技術產業的基礎研發、元器件專利和核心技術被國外公司所控制,難以通過并購等方式獲得。
李如成介紹,并購完成后,雅戈爾在國內外擁有4.3萬員工,年生產加工能力達8000萬件,成為世界最大的服裝生產企業。然而,這并不是李如成最看重的。在采訪中,李如成反復強調,“在傳統產業領域,競爭日趨激烈,企業競爭已不是單一產品的競爭,而是整個行業整個產業鏈的競爭。”
李如成介紹,通過并購,雅戈爾得到了20多個知名品牌的ODM(原始設計制造商)加工業務,擁有Nautica、Perry Ellis等五個授權許可品牌;一個具有數十年經驗的國際品牌管理和設計經驗的頂尖團隊;一個通達美國數百家百貨公司的銷售渠道;一個保證這些產品順暢流入這個百貨公司的強大的物流系統。這無疑大大完善了雅戈爾的產業鏈條和在全球市場的布局。
“走出去”,應以穩健為主
“開價40億歐元的國際知名企業我們都接觸過,但調查后發現那不是雅戈爾想要的。國內企業的國際化戰略要以穩健為主,不能盲目擴張。”李如成介紹,為了國際化發展戰略,雅戈爾做過很多準備和嘗試,比如在聽說聯想與TCL并購外國企業后,他們通過各種渠道了解了很多資料,分析海外并購的利弊得失和可行性途徑。“而有關新馬的收購事宜,幾年前雙方就接觸過,只是當時有些條件不夠成熟,沒有談成。”
在談到此次并購時,李如成不無得意地說,1.2億美元不算什么大投資,這個數甚至低于他們評估的新馬集團凈資產。此外,新馬集團90%的產品在美國市場銷售,這對尚未真正打入美國市場的雅戈爾來說是很好的補充。同時,新馬集團的研發能力強,產品附加值高,這都是雅戈爾真正需要的。
談到并購風險,李如成認為,文化的整合是最大的風險,但這在此次并購中并不存在。據了解,新馬集團被美國KELLWOOD公司收購后,總部仍在香港,一直保持相對獨立的運作。而徐靜波表示,香港企業對國際化運作比較熟悉,而且東南亞各國對中國大陸普遍抱有好感。獲知雅戈爾并購成功,菲律賓等下屬企業員工還自發舉行慶賀。他說,新馬集團與雅戈爾有過多年的合作關系,在企業文化和發展理念上也有許多和雅戈爾相似的地方。因此,雙方不存在文化整合的問題。
“便宜的收購價格、文化理念的相似以及業務上的互補,使得我們這次并購可以稱為‘零風險’并購。”李如成說。
“我們的收購資金來自貸款,而且是美元貸款,年利息大概是6%多一些。而目前專家預測,今年人民幣的升值空間大概有8%到10%。”在談到此次并購的資金操作時,李如成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不難看出,對于如此大手筆的海外并購,李如成計算的是多么精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