綾致時裝在微購物媒體發聲 講述O2O的細節
1月6日消息,日前,低調嘗試微信O2O一段時間的綾致時裝旗下品牌VERO MODA終于在騰訊微購物媒體溝通會上首度發聲,綾致服裝集團副總裁林巧講述了VERO MODA與微購物的合作過程和未來設想。億邦動力網整理了以下幾個值得注意的細節:
O2O由電商部門主導轉為線下部門主導
據林巧介紹,VERO MODA與微購物的合作最開始是電商部門在做,后來考慮到這一模式最重要的價值在于改變用戶線下購物的體驗,所以改為由線下店主導。
在2013年秋冬時期,VERO MODA約有60%的產品吊牌加入了二維碼,2014年春季,VERO MODA所有服裝都將能夠通過二維碼甚至條碼掃描然后轉移到線上。
用戶掃碼到達微購物頁面后,可以查看商品的相關搭配、對喜愛的商品進行收藏或直接下單。下單后,用戶可以當場提貨,也可以回到家,由VERO MODA門店發貨(目前與順豐合作)。
嘗試O2O的線下店大部分為直營店
據記者了解,VERO MODA在全國共有1800家店,其中500家為直營(與shoppingmall合作),其余為聯營(與百貨公司合作),與微購物的合作主要集中在直營店。
相比shoppingmall,百貨公司對VERO MODA與微購物的合作反對聲音更大,尤其是剛剛開始合作的時候,認為這遷移了線下的客流和成交。
林巧認為,百貨公司的情緒反彈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對O2O模式理解的不完整。“如果我只是把線下店的業績搬到騰訊微購物平臺,或者把電商的業績搬到微購物,沒有意義,也不是我的初衷。我們的初衷是,每個渠道的出現,一定是對原有渠道的完善,一定會對總量有幫助。”
她解釋,其實O2O有很大的價值在于幫助線下店拉回客流,而非帶走客流。“比如我們業務員通過微信向顧客推薦10款衣服,70%的人會到線下店試穿,而非立刻在線支付。這對線下店的客流增加是有幫助的。”
阿里O2O的策略暫時還不清晰
其實除了依托于微信的騰訊微購物,阿里去年在O2O上下的功夫也不少,微淘成為這一業務的關鍵角色。其推進的方式有一些與微購物相似的地方,例如鼓勵用戶掃描店內二維碼,到線上瀏覽商品,以此彌補線下店商品展示的局限;再比如通過品牌公眾號的活動吸引用戶到線下消費等等。在O2O業務上,阿里已經與騰訊展開了一場品牌商爭奪戰,目前,歌莉婭、GXG、香影、絕味鴨脖已經成為阿里重點樹立的O2O標桿。
對于如何選擇阿里、騰訊微購物等各個平臺的O2O模式,林巧透露,在O2O方面,是騰訊方面先找到綾致時裝,合作到中期的時候阿里開始尋求合作,如果顧及太多,注意力會比較分散。另外,當時阿里在O2O方面的思路也還不是很清晰,所以希望先將騰訊這邊的合作鏈條先走完,再逐步嘗試其他合作。
微購物的未來設想:私人定制
林巧還描述了微購物未來將產生的一個用戶價值,即“私人定制”服務:當一個顧客在線下店或者微購物平臺與一個導購建立起聯系,并在未來保持這種聯系,導購將成為該顧客的私人導購,為其進行定期的服裝推薦。
而在顧客方面,一方面可以通過微購物平臺主動征求導購的意見,另一方面還可以提出自己的商品購買意向,提前通過微購物預約試穿,導購則提前準備好商品和試衣間,減少用戶到店選擇的時間成本。
據了解,為了強化未來線下店導購員與顧客一對一的服務體驗,騰訊微購物目前正在測試一個為導購員配置的導購App。通過該客戶端,導購可以隨時接收到對應顧客在微購物平臺提出的需求,從而進行最快的反饋。
對線下店導購員的培養是O2O過程中一個關鍵
對于銷售員來說,一是要加強其積極性,二是要培養起對網絡技術的掌握。為了增強線下店銷售員使用微購物平臺的積極性,VERO MODA在微購物平臺的線上成交額均算在銷售員的業績中,這也是其O2O業務由線下零售部門主導的重要原因;而為了讓2萬名銷售員對網絡平臺的掌握更熟練,公司還必須在網絡技術、線上營銷技巧方面對員工進行培養。
另外,微購物平臺的用戶體驗、系統數據的安全和穩定性也是林巧認為在“做O2O小白鼠”過程中感受到的兩個問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