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銘新:用睿智的腔調做服飾
包銘新,身材高大魁梧,常年戴著一副細邊眼鏡,走路虎虎生風,說話輕言慢語,性格直率,往往于輕描淡寫中直指核心要害。他涉獵廣博,相交天下,桃李滿園。海派清口周立波說,上海男人要有腔調,在上海生活了幾十年的包銘新正有著自己獨特的腔調。
再次與包銘新教授面對面坐下來聊天,是距上次見面4年后,此刻離他退休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的辦公室,一如多年前印象中他的家般,周圍擺滿了書和各種文案,間或有綠植和紫砂壺裝點。眼神依然如孩童般清澈明亮的包老爺子慵懶倚坐于椅上,平淡直接地講述著自己的過往以及退休后的將來。而之所以稱呼包銘新教授為老爺子,始于11年前,其時自己剛剛進入服裝評論的大門,面對中國服裝評論的開創者之一,戰戰兢兢之外更多的是崇敬,這感覺現在甚或更加濃厚。
身處其中 超然物外
記得有人評價包教授:“用率真不足以形容其個性,用智慧不足以襯托其才華,用睿智不足以說明其博學”,正是恰如其分。
中國服裝評論、服裝表演、服裝攝影以及模特大賽、設計大賽等在今天的繁榮是與老一輩從業者們的名字分不開的,那些人里不僅有設計人才、院校專家,也聚集了各個門類的杰出人才融入其中。東華大學包銘新就是其中一個突出的代表,著名服裝評論家、蘇州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李超德在著作《服裝評論》中對包老爺子的評價如下:“他在晚清民國服裝史研究方面的成就,以及明清字畫、扇子研究和收藏,在理論界和收藏界聲名顯赫。特別是他在時裝評論的課程建設方面所作的開創性工作,以及培養時尚媒體人才所做的貢獻,使他成為服裝評論的權威。”
“因為當時介紹國外服裝領域的時候就要做很多評論。那時看了很多國外重要評論家的東西,當時的評論也是模仿。評論的內容雖然是中國服裝,但評論的方式方法卻是國外的。早年間服裝評論做得比較多的還有《時裝》雜志的聶昌碩,那時評論界有北聶南包的說法,晚一點又有北袁南包的提法,總之南方是我代表。”
雖然包銘新沒有像Dior的“新造型”那樣在業界產生驚天動地的影響,但是他憑藉自己的博學和專注,成為中國服飾美學、服裝社會心理學、紡織服裝史、染織紋樣史、時裝評論的領軍人。“包銘新所寫的服裝評論,輕聲慢語,信手拈來,秉承了海派文人的閑適風格,而他的評論文章輕狂不羈而閑雅,彰顯了海派文人的心境。”(李超德語)
包銘新在服裝史和時裝評論方面的建樹在當代中國服裝界是舉足輕重的,也成為國內乃至全世界專業領域的中堅之一,他接納時政的服裝史研究方法更在學術領域獨辟蹊徑。他的著作《中國大百科全書·紡織卷》、《中國歷代染織繡圖錄》、《解讀時裝》、《時裝評論》、《時髦辭典》、《時尚話語》等都曾影響過許多人,今天業界非常有名的評論家卞向陽、設計師陳聞就是包銘新的門徒。
在文明的進程中,總有些人不為時代左右,不為潮流左右,保持本心,比如錢鐘書、南懷謹,比如隱居終南山的當代中國隱士。他們與時代和社會保持一種若即若離的關系,既身處其中,又超然物外,而包銘新之于服裝界亦是如此。進入21世紀不久,或許和Yves Saint Laurent對于高級時裝的失望一般,包銘新對于越來越浮躁的服裝圈感到無趣,過上了被外人認為的隱居生活。“我說自己荒唐了十年,還好能浪子回頭。那些所謂有美色、有金錢的服裝比較淺,主要做了點介紹的工作,我沒什么建樹,但比較真實、忠實地把國外的東西介紹過來,沒有瞎說。服飾美學、服裝社會心理學,我都是與國外的領軍人物建立了比較好的個人關系,如《服飾社會心理學》的作者Susan B.Kaiser(蘇珊·凱瑟),《服飾美學》的作者Mary Ellen(瑪麗·艾侖),私人關系非常好。我不懂,大家就討論。這十年也是很好的回憶,不是全浪費,但確實有點浪費。”{page_break}
此后,包銘新在業界逐漸淡出,僅像漢服運動、旗袍、時裝表演的歷史以及其偏愛的設計師有探討或活動時他才會出來說幾句,其他的都已經淡漠。“學術研究上,去做自己喜歡的——以前做的不見得都是喜歡的。臨近退休的這幾年已經在轉到自己喜歡的學術上,不喜歡的課題不做,那是肯定的。”
“我在學校中,凡是有約束性的事情都不做。中國美術學院的范立增老師說過,做人文學科的不像做其他學科,有了相關問題才會去研究,人文學科不存在這些問題。研究歷史的人應該與人文學者一樣,為了自己研究。所謂為了自己研究指的不是為了自己的公司或自己的抱負來研究,不是做給別人看的,應該是為了自己的興趣而研究,不帶功利性目的。在我申請國家出版項目的時候,別人告訴我,如何改一改題目就容易獲得審批。我當然希望得到國家的資助,希望進入重點出版計劃,但我不會因為爭取這個而修改我的題目。”這正是很多人印象中的包老爺子的個性。
“我這人有點愛憎分明,喜歡的就特喜歡,討厭就有偏見。現在年紀大了,深深感到有些自己討厭的未必不好,被我討厭的人其實是有他的特色的,但那種特色不被我喜歡而已。但是被我討厭了也挺煩,我對人的認識一般不大改變,比如喜歡的時裝設計師,像吳海燕、劉洋、王一揚,喜歡就一直喜歡。現在海燕的事兒我總是愿意做,我們倆總一起為中國絲綢博物館做點事。”江山易改,稟性難移,這是一個性格率真的人,更是一個睿智的老爺子。
縱橫古今 涉略中外
從某個角度去看,包銘新頗有20世紀初新文化運動中那批學者的風采和傳奇。早年在上海師范大學數學系學數學,后轉考入華東紡織工學院紡織系學紡織史,從業教授服裝史,涉獵歷史、文化、考古、收藏,通英語、法語、日語,成就卓然,令人欽佩。
一直認為,包老爺子在文字邏輯上的功底和在學術研究上的嚴謹是得益于他學數學時的邏輯思維,而從數學到服裝的專業轉變,又是一段具有時代傳奇色彩的佳話。
“當時我學數學帶有時代強迫性。我是66屆高中的,從小就喜歡文學,高一時作文很好,副校長親自用毛筆修改,我一直引以為豪。由于家里成分不太好,父母認為搞文學以后不會有出路,加上哥哥姐姐一個學化學、一個學醫,都偏重理工科,所以我高二高三就‘換了槍法’。好在我這個人學得快,數理化慢慢也都能拿第一。因為歷史原因,到1977年我才考大學,當時算‘病休青年’。其實,那時很想考國際關系學,但由于家庭成分有忌諱,最終還是報考了數學。讀了一年數學后,發現數學很需要耐力,而自己已經三十出頭不大適合,就破格考了研究生。因為外公是中國紡織建設總公司的第一任總工程師,紡織行業很古老很有歷史,比較有趣,所以選擇研究生專業時就報考了紡織史。再以后轉過來教服裝史就很自然。”包教授的經歷頗多轉折,但其中反映出來的卻是其聰慧的才智和用心的鉆研。
留下一批成果和著作,淡出在他看來做學問領域很小、顯得無趣的小圈子后,包銘新立足紡織服裝史,從學術研究出發,在更廣闊的天地中揮揚著自己的才華。而他在染織紋樣史上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激發了其在美術史和工藝美術史上的興趣。
“我喜歡美術史。這兩年點點滴滴也在做一點。曾寫過《滕白也研究》,他是活躍在民國的一個畫家。但這方面現在占據的精力比較少,退休以后會做多一點。因為我對美術史感興趣。”
而他目前最感興趣的,是手里正在做的一個學術研究——北方少數民族服飾史研究,這個課題在國內還從未有人做過。“少數民族服飾的研究,從歷史的角度上應該以時間為軸來縱向研究,因為時間上有先后的邏輯關系,但在很多博物館能夠看到,對于少數民族的服飾展示只有空間上的橫向分布,而沒有時間上的變更。”正是因為這一內容在學術研究領域的缺失,包銘新打算未來出一套關于古代少數民族服飾研究的書,以填補中國服飾文化發展史中的空白。
“其實,北方少數民族對中國歷史的影響很大,包括現在中國的版圖、國人的進取心等都受到其影響,少數民族往往給中原帶來新的生命力。這也是我現在主要的研究方向,黨項、女真族的內容剛開始做,之后還有契丹、回鶻、吐蕃、鮮卑等等,這些事,退休以后還能做。研究政治、軍事史的人會比較強調少數民族和中原漢民族之間的斗爭,就是征服與被征服;而在服飾方面,其實各民族間的交流融合很多,從中也可以看看古人是如何處理民族間的矛盾和融合的,這具有現實意義。”
從服裝史研究發展到收藏,是順理成章的,而從收藏拓展到博物館,更是一脈相承,所以包老爺子說在退休后會做些博物館的工作,一點都不令人驚訝,更何況,在這方面他做的工作已經很多了。目前已經建成在東華大學內的上海紡織服裝博物館就是他牽頭籌建的,其中收藏的清末明初的服飾實物,全是他的手筆。此外,老爺子還不斷被邀請去全國各地參加文物的鑒定、研討,他在這方面的興趣、認知和投入的精力,已經成為工作和生活的主要部分。
“我發現,中國的博物館有個特點,只玩中國人的東西,進去看藏品幾乎全是中國的,但是要到大英博物館去看,藏品來自全世界。中國人就是太喜歡自己的東西,不喜歡別人的東西。當然現在也慢慢在變。上次我在浙江省文物局一個研討會上說,國力強盛了,要有國際視野,有錢擱在那里多虧,不如買點好東西回來。所以他們就在柏林一個收藏家手里買了包豪斯的藏品,花了5個億,現在包豪斯最好的東西都在咱們國內。”也許是研究歷史的職業習慣使然,包老爺子熱衷于推動歷史在當代的重現,不斷為文物局提出好的建議并積極參與其中。但是,“我是給文物局做義工的。”
“我會用更多的時間做義工。曾和卞向陽說過,不想再做指令性的工作,而愿意做義工。這學期上了最后一門課,很多學生給我寫要求,問以后能不能再來問寫論文什么的,我說行啊,當然可以,歡迎。”他翻開學生交上來的作業,很多第一頁上的學生請求特別突出。
從明清服飾、民國家具到字畫、扇子,包銘新的工作和生活中永遠充滿了趣味和新奇,而他在每個領域中的癡迷研究,都令人驚訝的深入。在他自己看來,這些僅僅是由興趣發散開來的生活,“我最近比較迷紫砂,哈哈!”老爺子一如孩子般頑皮地笑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