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家巨頭企業的創業故事
初創企業的發展并不容易,大多數都以失敗告終。不妨從失敗之中休息一下,了解成功企業的故事,能為創業者提供一個鼓舞人心的突破。
創辦一家新企業是一項令人生畏的艱巨任務,特別是想到大多數的初創企業都是以失敗告終的時候。但那些失敗都是有著充足理由的,許多都可以追溯到規劃不周全或者是毫無新意的構想。能夠提高你成功幾率的一種方法就是對市場進行認真研究,決定什么是可行的,什么是不行的。經常性閱讀成功故事也是一個不錯的主意。以下這六家企業的故事不僅能夠幫助你理解什么是可行的,同時也能為你提供一個鼓舞人心的突破。
1、谷歌公司。
谷歌是我們這個時代中的科技巨頭之一,谷歌的前身是由兩位大學生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創辦的搜索引擎BackRub。他們在1997年注冊了域名Google.com,google出自于數學術語“googol”,意為10的100次方。
1998年的8月,谷歌公司從Sun的創始人之一安迪·貝希托爾斯海姆(Andy Bechtolsheim)那里募集了100,000美元的資金。此后不久,谷歌在美國加州注冊成立。最初的工作地點是在車庫,佩奇和布林所設計產品的能夠返回相關搜索結果的不同尋常能力開始引起大眾注意,也開始出現在諸如《個人電腦》等雜志上。據說他們能夠贏得青睞就是因為他們的產品要比強大競爭對手的搜索引擎強上太多。
2、GAsBuddy。
眼科醫生和電腦程序員提出了為移動設備用戶提供尋找附近最便宜汽油價格服務的想法。但是當杰森·特福斯(Jason Toews) 和達斯丁·古帕爾(Dustin Coupal)在2000年創辦GasBuddy時,手機還沒有那么“智能”,平板電腦也尚未推出。司機們不得不登錄到網站上來尋找低價的汽油,并且提供他們在鎮子周圍見到的加油站價格。手機使得這家網站變得更加成功,因為司機現在能夠在他們的理想地點進行價格查詢,也就是在車里(當然是在停下來的時候)。
3、亞馬遜。
當杰夫·貝索斯(Jeff Bezos)受到一篇關于商業網站未來的文章啟發而創辦亞馬遜網站時,互聯網還是新生事物。貝索斯列出了一張在線銷售前景產品清單,并且最終選定圖書,就是因為低廉的價格以及各式俱全。
在兩個月的時間內,貝索斯位于車庫的公司的每周銷售金額是20000美元。與其它許多科技公司不同的是,亞馬遜在九十年代末的互聯網泡沫破滅中得以幸存,并且業務慢慢增長,除了圖書以外,電影、音樂也開始在貝索斯“最具前景的產品”清單中出現。
4、Pandora。
新用戶可能沒有意識到潘多拉是建立在一項名為“音樂基因組”的技術基礎之上的,該方式對人類DNA代代相傳的模式進行了模仿。音樂專家能夠識別出每首歌的450個特點,然后使用此信息來確定一首歌的個體特質。
音樂家提姆·威斯特倫(Tim Westergren)提出了這一想法并將它運用到創辦潘多拉電臺(Pandora Radio)中去,潘多拉電臺是根據用戶個人的音樂喜好而設定的私人電臺。公司在數年的時間里遭遇了許多法律挑戰,但是它依舊存活了下來,并且現在擁有超過2億的注冊用戶。
5、愛蒂寶(Edible Arrangements)。
1999年,花店店長塔里克·法里德(Tariq Farid)提出玫瑰和野花花束替代品的想法。他對水果的熱愛促使他創辦了愛蒂寶,并且運用自己關于花卉配送行業的知識來將相同的理念帶進了食品行業。
此后不久,愛蒂寶的一塊業務廣告牌在交通繁忙期吸引了克里斯·戴爾馬吉歐(Chris Dellamarggio)的注意。他與法里德進行聯系,商議將自己的店鋪變成特許經營商的可能性。第二年,戴爾馬吉歐就在波士頓自己家附近開設了第一家愛蒂寶。在隨后的幾年里,戴爾馬吉歐、法里德以及他的兄弟卡姆蘭努力工作將愛蒂寶發展成在全國范圍內出售特許經營權的企業,為了滿足需要,他們有時需要連軸轉地進行工作。
6、星巴克。
一杯咖啡一度是你在咖啡廳或是路邊小餐館吃早餐時的標配。你經常支付不到一美元來享受這份特權,而你的選擇也通常僅限于黑咖啡、加糖或是加奶油。星巴克徹底改變了名牌咖啡這一概念,于1971年在西雅圖開設了第一家店鋪。
10年后,霍華德?舒爾茨(Howard Schultz)首次嘗試星巴克咖啡并且留下了深刻印象。雖然需要滿世界的出差,但是在意大利咖啡館的經歷賦予了他靈感,并且想要將相同的社區意識帶回到美國的咖啡館中。1987年,他將投資者聚集到一起買下了星巴克,逐步將它發展成全球性企業。現如今,星巴克在65個國家中開設了超過21000家店鋪。
對于任何小型企業而言,創新和時機都是成功的核心。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會取得這種命中注定的成功,但是有了正確的構想并且獲得了足夠的支持就是非常棒的,企業家能夠獲得出乎意料的成功并將構想轉化成一家長久的企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