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孫為民:未來會有三成以上的實體店倒閉
未來肯定會有30%以上的實體店倒閉,與此同時,可能也會有70%的互聯網公司倒閉。10月23日,在哈佛商業評論中國年會上,蘇寧云商副董事長孫為民作出如此預測。
實體的零售店在未來如何發展,這是全球零售業公司都會遇到的問題。孫為民說,從全球范圍內來看,實體店面是不會逐漸消亡的,這是毋庸置疑的。能夠適應未來生存的企業是基于互聯網的零售企業。
這其中的根源是,誰適應消費者誰才可以適應未來。在未來,消費者再也不可能退回到非互聯網時代,信息閉塞、沒有自主選擇的時代。
創辦于1990年的蘇寧,至今已有24年歷史。線下實體門店1600多家,線上蘇寧易購國內領先,年銷售額超過兩千億。蘇寧采用線上線下融合的發展方式引領零售發展新趨勢。
孫為民說,實體店面互聯網化需要至少從三個方面去改造和變革。
一是,實體店面的購物流程互聯網化;二是,未來的實體店面要體現消費者新的生活方式。如非商品的服務。最后,在實現企業零售業務互聯網轉型后,構筑基于互聯網平臺的新的盈利模式。
“把實體店面打造成互聯網化店面,這是現在正在做的事情。” 孫為民說,我們正在思考商業資源變現。當平臺建立后,還可以為消費者和供應商提供新的增值性服務,比如說供應鏈金融、消費信貸等,這些都是未來新的盈利增長點。
相關鏈接:
劉洪在京東旗下“拍拍微店”上的開店流程比淘寶簡單許多,不到10分鐘就可以完成,這期間還可以上架新商品,以及讓商品數據在網頁和手機上保持同步更新。此后劉洪的店——“一米風尚”內的商品廣告會出現在很多地方,比如微信、手機QQ和廣點通里。廣點通是騰訊旗下的移動廣告分發平臺,那些附在微信公共賬號文章末尾的廣告就出自這里。按照大多數人的習慣,試圖購買商品的消費者會直接點擊這些廣告,此時他們就會進入與微信對接的商品頁面,通過劉洪事先綁定的微信服務號進行咨詢溝通,最后用微信支付完成交易。
劉洪三年前從華為廣告部離職,加入了網購創業的浪潮。在最輝煌時,他的服裝網店年銷售額曾經達到近千萬元,不過此后就開始越發吃力,競爭的激烈程度超出了他們這樣的個體創業者的想象。2014年9月10日,拍拍微店宣布內測,劉洪被它可以與微信公共賬號綁定的特點吸引,將店轉移到了微店之上。
對于試圖進入C2C領域的京東來說,劉洪的例子帶有積極意義,意味著業界認為將要“爆發”的移動購物趨勢可能真的會發生。10月22日,京東宣布拍拍微店結束內測,向更多人推廣。同一天他們還發布了一個名叫“拍便宜”的新產品,可以在微信上發動好友湊單團購,讓商品在朋友圈里傳得更廣。
“我們招商的最大優勢就是啟動快,只要商家通過我們的平臺積攢到3000個粉絲,就足夠自己運作起來了。”京東副總裁兼拍拍網總裁簣鶯春說。她透露借助微信和手機QQ的廣告流量支持,“拍拍微店”上線一個月內就積累了1000家商鋪和數千萬活躍用戶。
來自京東投資方之一、騰訊的資產從中起了作用。2014年3月,騰訊宣布入股京東15%成為其第三大股東,付出的代價除了2.14億美元以外,還包括令外界眼紅的微信和QQ客戶端的廣告流量入口,并將原本騰訊旗下的拍拍網、易迅以及QQ網購都打包了進去。
騰訊在電子商務領域留下的是一段慘痛回憶。為了與阿里巴巴抗衡,它按照C2C、B2C和支付的板塊分別搭建或收購了拍拍、易迅和財付通,但騰訊電商常年以來一直毫無起色,其中收購而來的易迅甚至三年凈虧損9.2億元,最終決定放棄自營電商業務,轉而入股京東。
盡管以B2C業務起家,但京東也并沒有打算放棄C2C,這塊市場可能仍然具有很大的前景。一份艾瑞咨詢的統計數據認為,盡管2013年來中國C2C市場的增速同比下降了40%,但移動購物的交易規模卻同比增長了165%,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來自C2C。在傳統B2C電商市場,阿里巴巴和京東的兩強局面可能很難在短時間內改變,但C2C市場由于移動終端的普及——這種局面此前還沒有人經歷過,人們的購物行為會更加碎片化,或者會根據一些朋友間的社交關系來做出決定,傳統的廣告式的銷售方式作用減弱,即便大公司對此也所知不多。出于某種急迫和不安全感,在2013年的一次內部會議上,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甚至對無線端業務團隊發出了“滅掉淘寶”的指示,并且在上市前,阿里巴巴還相繼收購了移動瀏覽器UC、高德移動導航等企業。
看看劉洪的個人經歷就很能明白這一點了。在他將自己的店搬到拍拍微店后,國慶期間居然給他帶來了10萬的日營業額。這很像電子商務剛剛在中國方興未艾時的情景,那就是無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創業者,任何人都有機會。
京東下了一個賭注:圍繞移動的C2C業務還遠沒有哪家公司能夠建立起足夠的優勢,并且它還獲得了微信和QQ的流量入口,后兩者還提供了很多對準備開店的賣家來說幾乎完全“免費”的支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