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如何做好員工的管理
通過績效評估讓績效呈現出來,從而提高績效,這樣的績效評估才是有效的。那么,什么是績效呢?某個人能言善道,但是不干活,那這個人沒有用。某個人不愿承擔責任,還想撈好的、吃好的,這是不負責任,也是不對的。這些做法都是不道德的行為。
德魯克認為,潛能不是指人長得英俊,不是指人長得塊頭大,也不是指一個人的學歷高,潛能甚至跟學歷完全無關。他這種說法似乎有些武斷,但事實上確實如此。
一個人的學歷高并不代表他的績效就一定好,因為學歷不等于一個人的實力,實力也不等于一個人的績效,所以,腳踏實地、穩扎穩打、真正投入的人才是篤實的實踐者,這樣的人、這樣的做法才符合績效的標準。
績效評估有兩個很重要的方面:一個方面是員工對自我的績效評估,另一個方面是上司對員工的績效進行的評估。只有這兩個方面取得了共識,績效評估才是有效的。也就是說,員工要從績效評估的結果中知道,自己的長處到底在哪里,自己的限制又是什么。
這樣,企業也會清楚一個員工未來可能發展的空間。是要讓他擔任企業內的咨詢顧問嗎?還是要把他提升到一個更高的位置上去?甚至,是不是要把他安排成未來的接班人呢?績效評估的結果會給出答案,這是績效評估的作用。
如果企業沒有培育人才,人才斷層了,那這個企業就會萎縮了。對于一些企業的做法,我看到后只能搖頭。很多企業有好的產品、好的服務、好的市場,問題就是人才斷層了,人跑掉了。或者是企業不愿意培養,因為企業認為,如果培養了十個人,就會跑掉八個人。
我就覺得這很沒有道理,我很不喜歡,甚至我對此感到很厭惡。拿王永慶來說,當年他培養了十個人,跑掉了八個人,留下了兩個人。他說,這已經夠好的了。他好好地栽培這兩個人,讓他們成為了公司的棟梁,為公司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從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出來,人和人看問題是很不一樣的,同一件事,有人看到機會,有人看到困難,從不一樣的角度出發,就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
第一項,目標設定;第二項,任務分派;第三項,激勵與溝通;第四項,績效評估;第五項,培育人才。其中,培育人才不僅僅是指培育別人,更重要的是,也要培育自己。也就是說,經理人自己要不斷地培養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有用的人才。我看到很多高管,他們非常會培養他們的下屬,他們的下屬個個都是精英,個個都是人才,可是他們忘記培養自己了。
他們不看書、不進修、不思考,等想到這一點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居然有十年的時間是停頓的,沒有什么進步。雖然工作的熟練度提高了,但是在思想上卻沒有任何的進步,這是很可惜的。如果這些高管能夠培養自己,讓自己成為企業中的大將,那無論對他們自己來說,還是對企業來說,都是非常好的事情。只有這樣做,才是真正發揮了人才的作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