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尾貨新時尚 應運而生的尾貨市場
“淘”尾貨如今正成為不少城市的一種新時尚。
對生產企業來說,隨著產能不斷擴大,庫存積壓產品導致資金回籠困難,正成為不少企業面臨的發展瓶頸。
對消費者而言,如果能以低廉的價格購買到質量有保證的正規廠家服飾,又何樂不為?
正因為此,尾貨市場應運而生。三年前,國內首家尾貨市場———天蘭天服裝尾貨批發市場在北京正式開業。隨后,北京相繼誕生十余家尾貨市場,南京、常熟、廣州、上海等地也迅速形成服裝服飾尾貨交易中心。
2009年7月,隨著《尾貨市場經營管理技術規范》的正式施行,以及尾貨商戶聯盟俱樂部的成立,尾貨市場正走上規范化發展之路。
平衡內銷
庫存積壓商品“消化器”
走進北京的任何一家服裝尾貨市場,都可以看到懸掛在各處的“外貿尾貨”、“正宗尾貨”、“尾貨專賣”等招牌。在北京天蘭天服裝尾貨市場,記者發現,60%以上的服裝售價都在80元以內,有的襯衣只要5元一件,牛仔褲也僅要10元,價格十分低廉。
“尾貨,是指在生產和流通環節中產生的,在功能、安全性等方面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庫存積壓產品,尾貨通常為過季、斷碼甚至是殘次的產品,但并不是假冒偽劣產品、洋垃圾和舊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廖涵教授解釋說,從來源上看,尾貨包括企業訂單外生產的產品、由于某些原因取消企業訂單的產成品、在流通過程中銷售剩余的商品等。尾貨市場是對正規商品市場的一種輔助,是商業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據了解,我國庫存商品數量巨大,在服裝、鞋帽、飾品、箱包、家電、手機、家具等不同行業都會產生尾貨。據統計,在服裝尾貨市場方面,我國每年生產的服裝不少于500億件,以一批服裝原單生產中會產生3%至5%尾貨的比例來計算,可正常產生50億件庫存。
數量巨大的尾貨給廠家的庫存和資金周轉帶來壓力,小規模、分散經營的尾貨商戶并不具備足夠的消化能力。因而,成立專門的尾貨市場,為從事尾貨交易的買賣雙方提供經常性的、固定的、具有配套設施和相關服務的場所成為迫切需求。
2007年北京天蘭天服裝尾貨市場正式開業后,短短3 個月,客流量就達到2.8 萬人次,不僅吸引了眾多消費者,而且還吸引了大量批發商。“隨著招商的進一步擴大和功能的不斷改善,天蘭天效益日益明顯。2009年8月下旬,天蘭天接待顧客超過18萬人次,10天出貨量超過120萬件,交易額超過2000萬元。”天蘭天總經理曾群海說,如今,天蘭天尾貨市場內共有930多個攤位,兼具零售和批發功能,并與珠三角、廣州、常熟、青島等地的廠商以及大型尾貨批發中心直接建立了供貨關系。
天蘭天的率先起步,帶動了尾貨市場的全面發展,天通尾貨市場、回龍觀尾貨社區淘寶城等也相繼成立,鼎盛時期北京尾貨市場最多達到15家以上。廣州、武漢、濟南、常熟、上海、天津、保定、鄭州、青島等城市也紛紛興建尾貨市場,根據管理模式的不同,大致分為三類:市場經營模式、商城經營模式,以及以庫房批發、品牌折扣店、工廠店為主的經營模式。在武漢市漢正街多福商城服裝尾貨市場,約有1500多位漢正街小老板投身其中,一年的銷售額達2000萬元以上,而擁有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7000多個鋪位的漢口北外貿尾貨市場2009年開業后,一躍成為華中地區最大的尾貨貿易市場。
“尾貨市場的優勢集中體現在兩點,一是價格便宜,更加符合大眾的購買能力;二是品種齊全,能夠滿足更多人的需求。”北京工商大學教授洪濤說,尾貨市場彌補了我國市場體系的不足,為平衡內銷市場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是商業經濟的新一輪“升級”。
規范發展
質量提升市場“競爭力”
“我常逛尾貨市場,因為這里的不少商品都在30元以下,個別名牌的原單也就100元左右。”在北京上大學的劉彤告訴記者,雖然價格便宜,但是仍然要擦亮眼睛,以免買到以次充好的假貨。
“一直以來,尾貨市場的發展還沒有一個完整的規范來進行約束。在很多消費者心目中,尾貨市場就是魚龍混雜的形象,甚至是廉價與低檔的代名詞。”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黃國雄指出,尾貨市場遍地開花,導致許多新投資尾貨的商戶由于缺乏穩定的貨源而陷入困境,產生質量問題。
“雖然服裝尾貨市場前景可觀,但是真正進入一個尾貨市場并不是那么容易,其中最大的瓶頸就是貨源信息。”天蘭天市場總策劃梁吉良認為,對于尾貨商來說,質優價廉的尾貨信息就是其賺錢的關鍵。此外,尾貨主要是原單交單之后的剩余貨、以往的庫存積壓貨,質量上難免或多或少存在問題,因此,銷售商家把好質量關尤為重要。
為促進尾貨市場的有序發展,商務部發布的《尾貨市場經營管理技術規范》已于2009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規范》不僅明確了尾貨和尾貨市場的概念,而且制定了經營環境、設施設備、經營管理三大方面的標準,并提出了嚴格的質量要求。《規范》建議尾貨市場應該與同類正貨市場保持一定的空間距離,而且對入市尾貨實行質量審核準入制度,對質量安全不合格的尾貨實行市場清退制度。{page_break}
“發揮《規范》的作用主要是通過市場管理方,各個尾貨市場的管理部門可以按照《規范》對商家的行為進行約束和引導。”洪濤認為,質量是尾貨市場的生命,這個規范雖然只是行業推薦的性質,但是卻為尾貨市場的管理提供了一個合法公認的標準和依據。
“為了更好地規范經營,天蘭天尾貨市場統一營業時間,并實行限價管理制度,拒絕非尾貨商的進入。”曾群海表示,尾貨市場不賣尾貨會導致惡性循環,非尾貨所占的份額太大將導致總體價格的提升,從而降低市場的競爭力。
創新升級
打造貨源流通“大網絡”
從天蘭天尾貨市場開始起步,歷時四年的發展,不少尾貨市場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也有許多尾貨市場難以為繼,以北京為例,就有九龍匯川尾貨市場等七八家市場相繼關閉。但據梁吉良估算“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北京天蘭天、天匯、天通、回龍觀尾貨淘寶城等八大尾貨市場銷售額超過30億元,北京5000平方米以上的專業尾貨市場仍然有超過10家。”他認為,面對著如此巨大的發展差距,尾貨市場任重道遠。
實際上,依據《尾貨市場經營管理技術規范》,諸多尾貨市場已經開始自我整頓。一方面采取措施保證市場的純粹,減少“正裝商戶”,著力維系“尾貨商戶”,另一方面積極探索經營策略的轉變,加強監督以保障尾貨產品的質量。
2010年7月,由550余位商戶組成的尾貨商戶聯盟俱樂部在北京成立,為進一步規范尾貨市場運作做出了有益嘗試。
目前,國內尾貨貨源主要集中在服裝加工廠商云集的廣東、福建等東南沿海地區,而尾貨的主要需求分布在我國中部、北部、西部等廣大地區,尾貨商戶聯盟俱樂部通過會員構成流通網絡,直接連接以上兩大供需方,促成南北貨源的流通。為幫助會員發掘貨源信息,打造尾貨行業發展新平臺,尾貨聯盟俱樂部已與國內千余家服裝廠商,廣東、福建大型尾貨批發市場簽訂了尾貨貨源直供對接協議,會員不但可以免費共享這些貨源大戶提供的貨源信息,在貨源采購方面,更具備價格優勢。
“尾貨市場的發展總體上仍處于黃金期。”洪濤指出,隨著消費者需求的變化,產品的生命周期不斷縮短,市場上會存在大量尾貨。此外,成熟規范性的市場必須要有完善的產業鏈做支持,應借助成立尾貨商戶聯盟俱樂部的契機,形成聚集與傳播貨源、客源等情況的信息中心和尾貨集散中心,發揮規模效益。
“當然,物流、信息傳遞速度、資金融資渠道、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是影響尾貨市場健康發展的因素。”廖涵表示,從長遠發展上來看,尾貨市場仍然需要思考如何創新升級。
據了解,尾貨市場的專業人士也正在醞釀成立尾貨行業專業委員會,專業委員會將把尾貨行業的專家學者、經營管理者和商戶集合起來,討論和解決各種問題,并對行業標準進行不斷地修正和完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