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余家渝派服企下周赴韓國考察學習擺脫當前困境
外貿訂單下滑,內銷不暢,今年,整個服裝行業都顯示出疲軟之態,渝派服飾也難獨善其身,同樣面臨成本上升、銷量下滑的困境。昨日,渝派服飾協會常務副會長黃明偉透露,60余家渝派服飾企業將于下周三前往韓國考察學習,欲借鑒國外服裝設計理念、先進技術等,在秋冬裝上打一次翻身仗。
瓶頸一:成本偏高
“一件衣服成本要比沿海高30~40元。”說到渝派服飾的發展,黃明偉有喜有憂:喜的是渝派服飾做工精細,在全國口碑良好;憂的是與沿海城市相比,重慶制作一件衣服的成本要高出30元左右,從而導致盈利困難。
“首先是面輔材料貴,以牛仔布料為例,杭州12.5元/米,重慶就要24元/米。”黃明偉說,由于時裝變化快,銷量不能保證,不敢大規模囤積布料,因此只有在重慶市場批發布料。由于中轉商吃差價,幾乎要比沿海貴一倍,還會出現尺碼不足、按斤賣等情況。
除了原料貴以外,人工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黃明偉介紹,由于近兩年沿海外貿服飾發展遇阻,而渝派服裝越來越受歡迎,一些以前從重慶到外地淘金的服裝商人開始回流。這些企業回到重慶,由于沒有人才基礎,就開始高薪挖人,從而導致用工成本越來越高,和杭州等沿海城市相比,一件衣服人工成本要高出8~10元,再加上其他的運輸成本等,一件服裝就要比沿海高出30~40元。
“我們的出廠價就是別人的批發價。”黃明偉說,盡管沿海城市的一件服裝批發利潤在10元左右,但是成本低廉,他們依然可以靠銷量取勝;而渝派服飾成本高,只有把利潤提高至30元左右,但銷量并不大,因此,盈利空間仍然狹小。
瓶頸二:品牌匱乏
而除了成本高外,渝派服飾還受到品牌制約。據介紹,在渝派服裝發展之初,重慶生產廠家都是去浙江、廣東取經,一旦沿海城市出了新款,重慶市場立馬跟進,加上重慶市場出貨快,跟款成本低,把很多外地企業都跟垮了。
近年來,渝派服飾選擇了自己創品牌,重慶人敢干敢想,款式再難的衣服都敢做,哪里有什么流行前沿的元素,都敢運用到服裝上來,于是服裝款式越來越新穎,現在變成了全國各地來跟進重慶的服裝款式。
渝派服飾協會會長鄧毅說,盡管渝派服飾在全國的名聲日漸響亮,但是單獨的知名服裝品牌嚴重匱乏。截至目前,重慶幾千家服裝企業中,擁有全國馳名商標的僅一家。這也是整個重慶服裝行業的困境。
對策:提升品質
“申請馳名商標對技術研發、品牌推廣、市場銷售等要求都比較高,單個企業單打獨斗顯得勢單力薄。”鄧毅說,下一步,協會將牽頭,通過多家企業出資幫扶一家企業的方式,每年推幾個品牌,爭取做大做強。
而此次去國外考察學習,也意在提升渝派服飾品牌。黃明偉介紹,在服裝款式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的時候,重慶要領先服裝行業,只有將目光投向國外。這是渝派服飾第一次去國外市場學習,考察時間為期一周。此次前去學習的企業也將帶上設計師,與國外服裝企業進行交流,借鑒其服裝設計理念,跟進流行款式。
據介紹,該協會還計劃明年組織企業前往法國、意大利等國家學習,希望能夠通過提升品牌、質量的方式,拓寬銷售渠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