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夾心"領導?
絕大多數決策至關重要:我應該做怎樣的上司?我應該做怎樣的下屬?
要決定做怎樣的上司,先要知道有怎樣的下屬。一般說來,下屬可以分為四種:一、愛上司的批評者,二、不愛上司的批評者,三、愛上司的不批評者,四、不愛上司的不批評者。
第二種下屬是為了反對而反對,不管你做什么,他都會反對,但是并沒有建設性意見提出來。第三種下屬恰恰相反,是為了支持而支持,不管你做什么,他都不會反對。在組織中,我們不經常見到第二種下屬,他們往往很快就被上司開除掉了。但是第三種下屬可能很多,因為他們往往能討得上司的喜歡。
IBM的創始人老沃森手下有個叫尼科爾的經理人,就是第三種下屬。老沃森的兒子小沃森曾經這樣形容尼科爾:“如果父親說要修個塔通到月亮上去,他會說他下午就去訂購鋼材。”尼科爾后來當上了副總裁,IBM公司當時甚至還專門有一首歌獻給他。
第一種下屬盡管最有價值,但是在組織中并不多見,因為往往被誤認為第二種下屬,因而被被冷落、被排擠、被解雇。而第三種下屬往往被提拔、被表揚、被重用,所以在組織中,一般是第三種下屬過剩,而第一種下屬緊缺。
經理人要做這樣的上司:保護、鼓勵第一種下屬,警惕、遠離第二種和第三種下屬。如果在組織里沒有第一種下屬,這個組織是不健康的,其發展是有局限的。
那么,經理人要做怎樣的下屬呢,第一種嗎?不。要根據自己有怎樣的上司,來選擇做怎樣的下屬。前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在做下屬時,就懂得其中的道理。
這個故事是領導力大師本尼斯講的。赫魯曉夫訪美,在華盛頓記者俱樂部演講。翻譯傳來一個問題:“今天你談到你的前任斯大林的邪惡統治。你當時是他的親密助手和同事。你當時在做什么?”赫魯曉夫臉紅了,咆哮道:“誰問的這個問題?”500個聽眾都低下了頭。他再次問:“誰問的這個問題?”全場依然鴉雀無聲。赫魯曉夫說:“這就是我當時做的。”
上司也有四種:一、愛員工的傾聽者,二、不愛員工的傾聽者,三、愛員工的不傾聽者,四、 不愛員工的不傾聽者。赫魯曉夫當時選擇了做第四種下屬,因為斯大林是第四種上司。
第一種上司是理想的領導,也是四種上司中唯一能夠認清四種下屬并且表彰第一種下屬的。第二種上司是實用主義者,如果你的批評意見能夠為他帶來好處,他也愿意采用。你盡管不會因此得到獎勵,但是也許也不會受到懲罰。
第三和第四種上司都聽不進去批評,區別在于第三種上司不懲罰批評者,而第四種上司會。在組織中,最為常見的是第三種和第四種上司。
經理人面對第一種上司,可以做第一種下屬。面對第二種上司,可以選擇做任何一種下屬,當然最安全的選擇還是第三種。面對第三種上司(老沃森),選擇做第三種下屬(尼科拉)。面對第四種上司(斯大林),則做第四種下屬(赫魯曉夫)。
顯然,除非你遇上了第一種上司,下屬最好的選擇是不批評。難怪本尼斯發現:“大多數組織的一個悲劇,就是人們即使知道領導是在犯錯誤,也會聽之任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