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培訓提高職場適應能力
由于市場競爭激烈,很多單位都希望招聘的人是來了就能用的“成品”人才,“半成品”人才都不太愿意要,剛走出校門的畢業生只能算是“毛坯”人才了,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那些學歷不高、職業培訓,提升自身的就業能力,是個不錯的選擇,讓自己擺脫“畢業即失業”的窘境。
大學生參加職業培訓與其主修專業的學習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在校期間,進行職業培訓,有利于促進主修專業知識與社會行業發展實際相結合的行業通用能力培養;有利于轉化主修專業知識與職業崗位發展實際相結合的職業特定能力培養。學生以畢業就業為導向,在學好主修專業的同時,有針對性的選擇職業培訓課程,做到有條不紊、忙而不亂的學習,確保自身專業知識、技能和能力的共同提升與發展。
有人質疑“用人單位真的會青睞參加過職業培訓的大學生”,經過調查,答案是肯定的。從多家企業的人力資源經理口中了解到,企業確實更青睞有實訓經驗的人才。他們表示,由于現行的部分教學內容滯后于急劇變化的時代,再加上大學生在校期間的操作實踐鍛煉很少,導致應屆畢業生大部分不能直接派上用場。而經培訓機構培訓過的畢業生,所掌握的知識、技能更符合企業需求,當然更受企業歡迎。曾在南京北大青鳥協同學校培訓過的羅同學深有體會。他介紹說“大三的時候,他開始利用業余時間參加計算機軟件課程的培訓,培訓過程中老師著重強化動手能力,安排很多實戰項目,這與自己的大學教育形成互補,收獲很大。畢業后很快被一家企業錄用,并迅速成為企業骨干。”
社會上的職業培訓學校還會針對一些大學生普遍缺乏職場經驗、自身職業定位模糊等特點,有針對性的開設職業規劃、職業道德、企業入職教育等課程,幫助大學生提高職場適應能力。
大學生選擇職業培訓課程和機構,除了要了解培訓機構品牌、師資、硬件、規模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看其培訓課程是否滿足主修專業學習的需要,要從自身的學習條件和能力等方面來綜合確定。要關注主修專業對應的社會行業發展趨勢、動態,關注這些行業中的各個職業崗位發展熱度、需求度,選擇適合自己的培訓項目,有針對性的進行培訓,從而達到社會用人單位對該職業的技能基本要求和職業綜合能力水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