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自認不適合做管理的部門經理如何職業定位?
真是個“職場圍城”!無數職業人努力工作,揮汗如雨,只為能夠得到組織的重用與升遷,成為一個組織責任的承擔者,一個受人尊重的管理者!偏偏還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已經成為了企業的管理人員,卻總處于猶豫、徘徊之間:“我究竟適合做管理嗎?” 下面韋波的例子就是這樣:
一位自認不適合做管理的部門經理
韋波(化名),33歲。第一眼看見韋波,我便在心里說:這男人好倔!這種直覺很強烈。他禮貌的微笑,堅定的眼神還有緊緊閉著的嘴讓我立刻有了這樣的感覺。他所服務的公司屬于政府部門的下屬單位,畢業后他就在這里一做十年。最初是最基層的技術人員,積極好學、為人周到、低調,所以同事喜歡領導贊賞。這十年很順,五年被提拔為技術主管,兩年前成為研發部門的經理,錢、權雙收。用社會標準來看,現在的他可謂“年輕有為”!可是近來韋波卻發現自己的工作狀態很不好,雖然很努力,但有些事情卻總做得不盡如人意。想想自己以前做技術的時候可不是這樣的。是不是自己根本就不適合做管理而只能做技術呢?可純粹地做技術有時候又覺得挺悶的。技術還是管理?我到底適合做什么?這一難題在擁有十年的積累后忽然出現在他的面前,讓韋波困惑不已。
韋波說: 壓力實在太大了!有時候會無緣無故的煩燥,有幾次差點把幾個工作伙伴得罪了。甚至有人說我現在官大了,所以脾氣也變了!頂頭上司也經常面露不滿,說我近來工作不夠用心!真冤!我在想是我能力不夠?還是心理出現問題? 管理者的職業病——壓力!
咨詢師分析:其實韋波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一般情況下可以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能力不足以勝任本職工作、工作壓力太大、自我要求過高而又過于在乎結果、工作強度太大以至于對工作產生厭倦等等。
經過與韋波的進一步交流,我們發現他的問題其實在于個人價值觀與“游戲規劃”產生沖突。他很在乎同事關系的和諧,從來不愿意與別人爭什么,但團隊的利益往往要求他沖出去說點什么;跟下屬相處不錯,但與上司的關系似乎每況俞下,上司的許多決定他都不贊同,反對又無效,只能硬著頭皮去做……最后呢?做事之前心里總是掙扎又掙扎,做的過程中猶豫再猶豫。當然無法做好。他一貫對自己要求甚高,這些不成功的結果使他對自己產生了懷疑。而他卻改變不了現狀,所以,就出現了現在的情況。惡性循環。
這不是能力問題,更不是心理疾病,而是職業成熟度的問題。
韋波問:如何提高職業成熟度?
咨詢師分析:首先,不求名利是一種難得的氣度,但一個管理者必須為自己的組織承擔某些負責。害怕人際沖突而不敢在必要的時候站出來是不成熟的表現;另外,上司做出某種決定必有他的原因。很多時候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是無法理解的,站在他的立場上來考慮一下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發現。而且當對領導的決策不甚認同時,積極地溝通要比硬著頭皮做自己不愿意的事情更為明智。
韋波問:這確實是我的一個弱點。但從另一方面我在想,原來做技術一直做得很好,現在做管理又做得這么差。會不會是我本身就不適合做管理呢?到底應該如何去評判?
咨詢師分析:技術與管理,哪個更合適?它主要受三方面的影響——1、個人特質。個人的興趣導向、動力機構、做事風格和思維方式確實對他的職業方向起決定性的作用;2、外部環境。不同的行業、不同的企業以及不同的管理崗位對個人的要求是不同的;3、個人價值觀。不同的價值觀導致我們做出不同的選擇,很多事情并不在于能不能做,而在于愿不愿做。
韋波問:那么,我到底適合做什么?
韋波的職業方向定位:
未來職業方向——項目管理。就韋波的情況而言,他身上兼具務實、注重結果、追求成就感這樣一些突出的特點。那么只做技術和純粹的管理工作對他來說都是不合適的。結合他本身的資源和積累來看,項目管理工作無疑是最合適的。
發展建議——首先積累好核心競爭力,再圖轉變。目前還不是轉換的時候。現在的單位可以給他較高的視角,韋波的管理者角色和技術實力使他有機會領頭做了幾個大項目。如果他利用現在的平臺多爭取一些好的項目,積累項目經驗,那么無疑可以大大提升他本人的核心競爭力。再加上本人良好的外語水平,那么有機會時便可加入同行業的大型企業或跨國企業做項目管理。
給韋波的兩個建議:
1、提高職業成熟度,將個人價值觀與現實中的“游戲規則”區分開來。
2、借助現在平臺多做好的項目,積累人脈,待資源積累成熟時,尋找機會進入大型企業或跨國企業做項目管理工作。
后記:咨詢后的韋波顯得很輕松,他說:“我明白了,有權力才有自由,有自由才有機會實現夢想。現在,我擁有絕好平臺,享受它的好處時必須同時接受它帶來的挑戰甚至是一點的折磨。未來可真是有一段艱難的路要走,改變習慣和一些想法是不太容易的。但是沒有關系,我已經知道該怎么做了。現在我對自己的職業前景充滿信心!”
專家箴言:在職場中,我們需要把個人的價值觀與游戲規劃區分開來!當二者發生沖突時,一種可取的態度是:短期內服從游戲規則,長遠看聽命于內心價值!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