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有隱患?微博上的職場紀律
在既定程序般的工作中,微博的出現無疑給公司人增加了樂趣。
從早上9點開始在微博記錄的一切都會成為“上班”這個詞的附注。100字左右的訊息可以讓公司人簡明扼要地描述自己即時狀態,無論是抱怨殺千刀的客戶還是聽到一條震撼的八卦。在既定程序般的工作中,微博的出現無疑給公司人增加了樂趣,就像開心網和植物大戰僵尸的風靡一時一樣,大家又找到了一個有趣的方式來殺時間。而且和前兩者不同的是,微博永遠可以帶來新鮮的訊息—并且有些看似是那么激動人心。
生活和工作由于微博開始變得聯系緊密,同事之間從最早互相看看MSN的空間來窺得零星私人世界—上面頂多也只是記錄了到哪里一游,或者是最近一段生活的總結,但現在隨著微博全民化,你很容易知道一個人幾點幾分在哪里干什么。這對于加深同事關系來說似乎是個不錯的渠道,至少大家除了例行的天氣和假期之外還可以找到很多話題。
但這也不可避免地成為了公司人另外一個經營人際關系的地方。鑒于同事之間互相加關注,對于工作的抱怨得謹慎發布,就怕一句話不妥被人過分解讀;而當老板也參與到微博中來,維持個人形象也成了一件必要的事。
另一方面,用IBM組織及人力資源轉型高級顧問韋瑋的話說,作為提升團隊凝聚力的渠道之一,微博只是一個輔助的渠道。公司人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在上面,相互促進交流已經是其最大化的功效了。如果單純想拓展職場人際關系,可以去LinkedIn這樣更專業的職場網絡。
你可能認為自己記錄的都是生活瑣事,并不足以改變任何工作中的現狀,但事實上有什么樣的朋友、周末過什么生活都被曝光在大眾眼皮下—也許某一天你的生活軌跡就會被微博上這些信息改變了。
01 增加團隊融洽度?
一個互動很充分的團隊必然是一個好團隊—這點沈興深有體會。年中的時候一家第三方公司派了一隊人馬來公司做項目,沈興是對接方。開始時大家還互相用著尊稱,但這樣的客氣止于微博。
微博上彼此轉發各種段子,然后漸漸熱絡,在項目之外也多了一些閑聊話題。自從沈興的一個同事發了一條召集桌游的消息之后,對方團隊響應者眾。后來經常出現的情況是,晚上加班完畢,辦公室就成了桌游吧,有人邊玩邊在微博上發布戰況。除了讓陌生的一群人迅速熟悉起來外,在同事微博上找到共同話題或是消除誤解,這同樣有利于團隊的融洽。
02 微博有隱患?
你沒有在微博上表示出丁點對公司的不滿,只是偶爾在對朋友的回復里提及幾句,但不知道這樣的話是通過怎樣的方式居然就被老板知道了;你用了一個誰都不知道的網名來寫微博,但過了兩天你發現給你推薦的人里面,老板的名字赫然在列。
“微博真可怕”,曾經打算跳槽的馬文發出這樣的感嘆。他沒有對任何人表露出過跳槽打算,怕萬一工作換不成,在現在的公司中造成的影響不好。為了獲取更多職位信息,他只是在微博上關注了一些獵頭,并且在一些獵頭的發言下面留言咨詢了幾個問題。過了一陣子,工作壓力不那么大了,他覺得現在的公司還是不錯的,也就斷絕了這個想法。但有一天一個同事突然跑來問他:“聽說你要換工作?”{page_break}
03 打造自我招牌?
陳潔覺得微博徹底顛覆了她對同事的看法—原來只是以為A同事身材不錯,可居然是個拍過好幾個廣告的業余模特兒;而B同事更不得了,粉絲居然上了四位數,名字后面還帶了個V,從來不知道那個一天到晚埋頭Excel里的人居然講話如此有趣。
微博的好處在于平常看到的只是某個同事的A面,現在還可以看到Ta的B面。默默無聞的人可以通過微博成為公司的明星,而想要經營形象的人也可以在微博上大做文章。
04 還有什么妙用?
在《第一財經周刊》對公司人的采訪中,有人在微博上加了很多同行,關注他們的發言來知道行業動向和競爭對手的情況,盡管看到的信息很龐雜,但的確會有一些對自己有用。審計師唐小楠因為公司封了MSN沒封微博,這直接就變成了一個版聊。但據說最近公司IT部門已經發現大家微博上得很頻繁,于是傳出要封微博的消息。
那些早上起床很痛苦的人,來看看這位公司人的方法:他很關注自己老板的動向,當看到老板“明天要出差去××地”的消息時,他基本都不會調第二天的鬧鐘。做人力資源咨詢的陳嘉琨在36樓加班到凌晨,發了一條天將亮的照片,第二天得到了上司的慰問回復,他覺得這個做法也算是變相告知了管理者,小朋友們的工作壓力很大啊。
對話
C:公司人是否應該在微博上把工作和生活分開?
W:是的。微博是高效的大眾傳播渠道,大眾傳播關注在5W上。Who (誰)Says What (說了什么)In Which Channal (通過什么渠道)To Whom (向誰說)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公司人在注冊或使用微博的時候第一個要考慮的問題就是Who的問題。微博是個人品牌形象或個人社會角色在虛擬世界的延伸,還是想構建一個與自己社會形象不一樣的網絡角色,這決定了你是否應該用實名及真實社會身份去注冊或使用微博。大部分人在加關注的時候更多注意的是Who,而不是Say What,這就使得Who更為重要。每一個Who都是多個角色的組合,公司人在一個微博用戶下既扮演老板或同事的角色,又扮演同學或朋友的角色有很大難度,更不用說有效地控制 Say What to Whom了,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在微博中只扮演一個角色。
C:在涉及發布關于公司的消息時,有什么注意事項?
W:第一不能去講公司的經營財務機密,第二不能發布一些未經證實的消息。在你的角度是八卦,別人的角度看來就不是八卦而是重要信息。在社會現實中的規則網絡上也要遵守。自己要審視自己在網絡中扮演的角色,加了很多人的情況下,要判斷這些信息傳到Whom中是不是合適,在判斷之后可以選擇發布微博,對所發的微博負責。
C:如何利用微博來提升自己個人形象?
W:一般可以通過某個人的追隨者來判斷他的社會層級和社會角色的位置,從他的朋友圈就看出是什么人,這點經營好了就非常有利。在信息傳播這塊,通過微博上寫的一些感悟或者評論很容易看出一個人水平,所以發布之前自己可以斟酌一下。另外盡量避免一些家庭生活的透露。最好的做法是有兩個用戶名,其中一個是比較專業地來維持你的職業形象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