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勢渠道商中國電商版圖中占據什么位置?
強勢渠道商在中國電商版圖中占據什么位置?
2010年,是中國電子商務爆發期。18億美元的風險投資讓2011年的中國電子商務企業“不差錢”,業內都在預料2011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必然是“子彈橫飛”。陳年、劉強東都預感到,未來2年內可能發生中國電子商務“洗牌”或“泡沫破滅”,大戰之后必有兇年。
但是,中國電子商務不會發生2000—2002年納斯達克網絡股的泡沫破裂,中國電子商務每天都在洗牌,卻不會是泡沫,中國電子商務將真正成為一個“產業”:無論是傳統的服務型電商模式如易趣、當當、京東、趕集網,或是第三代網購品牌型電商模式如麥考林、凡客誠品,都在商品品類廣度與行業細分深度的雙重維度上,發生爆炸式電商品牌增加的浪潮:
服務型模式的電商品牌從書、電器向百貨、服裝、食品乃至建材、家居、汽車擴張,如全時電器網、庫巴購物網、新七天電器網、酒仙網、酒多網、也買酒、好樂買、一號店、唯品會、愛慕在線、銀泰網、上品折扣等。
網購品牌型模式更是呈現爆炸性增長,受到麥考林、凡客誠品的示范作用,從服裝到百貨、從食品到蔬果、從鞋帽皮具到兒童用品,幾乎每一個消費品類都在誕生“網購品牌型”電商企業,如樂淘、馬薩瑪索、麥包包、夢芭莎、西米網、優果網,這些以虛擬線上品牌整合實體產品的網購品牌,幾乎占據了三大門戶網站廣告的80%,其熱度可見一斑。
平臺型模式,則在上述制造商品牌與網絡品牌之間尋找落腳點,趕集的C2C模式確實不是最熱潮的電子商務模式,但是現在就下結論C2C模式沒有前途為時尚早,C2C模式最終成為與前兩種電商模式差異的“以價格區隔消費者及消費品類”的電商平臺,仍然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渠道類型。
除此之外,2010年開始,制造企業、傳統零售連鎖企業,也加入電商浪潮,顯然,這將帶來更大的電子商務“洪流”:這種線下品牌“上線”的風潮,幾乎就是將所有實體店銷售的消費品“搬到”網絡上去,這是比線下企業開拓新市場或新零售終端更加龐大的一場“銷售渠道革命”。
至此,我們可以清楚地判斷電子商務本質:這是一場銷售渠道的革命,而且是消費品流通史上前所未有的“渠道革命”,這場渠道革命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階段的電商,以消費者利益提升(商品價格降低)、提供長尾產品銷售機會、消化過剩產品三種效用為主要驅動力,這一階段是電子商務的普及期,以淘寶、當當等為代表;
第二階段的電商,以品類細分為主要驅動力,這是電子商務的擴散期,以麥考林、凡客誠品等大批新網購品牌為代表;
第三階段的電商,以網購資源整合為主要驅動力,品牌制造商、品牌零售商對優質商品資源的壟斷為標志的新一輪“網絡圈地”,這是電子商務的整合期,以制造商網上商城如李寧、海爾、聯想,特別是線下零售商的線上商城如銀泰網、庫巴網、國美網上商城、蘇寧易購、愛慕在線(心愛網絡品牌)、淘秀網(百麗官方購物網)等為代表。
2011年,三種形態的電商品牌既重疊又區隔地發展,但最終必然進入以優質商品資源的控制(甚至壟斷)為核心的整合期,這一整合期不僅是網上資源的整合,也涉及到制造商、強勢零售商線下渠道的戰略調整,所以我們認為這是一場真正的“渠道革命”。{page_break}
在這場“重量級”(涉及萬億消費品的分銷渠道的結構性變化)的渠道革命面前,前面電子商務大佬們認為電商泡沫2年破滅或洗牌結束的判斷,恐怕都會被時間證明目光短淺。
這些從網絡服務切入消費品流通的電商品牌,由于在中國制造產能過剩、傳統渠道價格高企的背景下,很容易獲得商品、很容易壓低價格,因此享受了一段時間的爆炸式增長。
但是,真正的設計師品牌(無論是原創時尚品牌還是快時尚模仿品牌)、優質制造產品、奢侈品等,最終都是掌握在品牌擁有者手中,真正的實力角逐才剛剛開始。
這場品牌制造商、零售商、網購品牌商的渠道大博弈,品牌制造商集體落后,網購品牌商領先并培育了網購消費習慣,強勢線下渠道商開始在線上渠道中謀求其霸主地位,而且從產業價值鏈角度看,強勢渠道商確實擁有更優質的供應鏈資源,去實現其電商戰略目標。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