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萬美元獎勵基層員工 引發爭議
8月11日消息,中國公司普通員工所能享受的最高獎勵昨日被刷新。8月10日晚,百度CEO李彥宏頒出百度最高獎,10名基層員工的小團隊獲得了高達100萬美金獎勵。這一行為引發微博大量討論。
8日晚上6點,在百度大廈外面的草地上,參加這個特殊Party的數千百度員工以熱烈掌聲見證了頒獎的一刻。百度副總裁朱光第一時間將獲獎信息和照片發上微博,立即引來數萬人圍觀和討論,短短6小時內,這條微博轉發破2萬條,評論突破2000條。不僅是互聯網圈,至房地產、電信、證券、媒體等行業也紛紛參與討論。
業內人士微博熱議百度最高獎
據悉,這個由李彥宏創建的獎項,旨在獎勵公司總監級別以下的基層員工。獎勵對象為10個人以下的小團隊,鼓勵“小團隊做出大事業”的互聯網精神。
消息一出,8月10日晚上7時左右,相關討論就在各大微博平臺引發熱議。“求獎勵”、“求百度HR”、“老板你看到了嗎”等評論不斷出現。業內知名人士杜子建也在微博說:“這不行,我得去百度上班!”但他很快就被人調侃了:“你去了級別太高,還是拿不到獎金,白去。”
航美傳媒COO馮中華感慨說,員工都有做老板的心態去工作,老版都把員工當作合伙人,這樣的企業文化不成功都很難。
業內知名分析人士劉興亮(微博)當晚評論稱:“大多數人看到這個新聞,估計是羨慕嫉妒恨,五味俱全。對內,這是一次非常好的激勵手段,也是一個信號,不管你職位高低,只要做出貢獻,就可能獲得重獎;對外,百度正在竭力打造一個互聯網就業者夢想中的天堂,百度最高獎正是其中重要一環。”
CSDN創始人蔣濤微博評論稱:“這也是大公司鼓勵創新的方法”,創業邦天使投資基金分析師符星晨也認為,這事絕對值得贊美、鼓勵、大力提倡!并建議其他公司好好學習。比特網助理總編曹增光也表示:“大手筆!很贊賞這種給員工激勵的作法”。
聚淘網創始人李明順(微博)甚至給百度朋友短信詢問細節:“之前聽百度內部的一個RD同學說過此獎項,不知道這次她獲獎沒有。剛短信問了,還沒答復呢。”
這一事件也讓品味科技董事長鄧永強突然間恍然大悟:“昨天下午與清華校友總會去百度拜訪校友時,看到前面的廣場在搭臺,還以為百度要做什么產品和新聞發布,今天看到此信息,為百度的員工高興,也為百度能與員工分享的價值觀而鼓掌!成功的企業,必須堅持好的企業文化,堅持普世價值觀,希望百度能與員工、用戶、社會、世界一起堅定向前走而不是向后退!”
知名微博帳號@互聯網的那點事 為此還寫了個幽默段子:“看到百度頒發100w美金的最高獎,我心酸了~曾經有一份百度的工作機會,我沒有去珍惜,等到頒獎的時候我才后悔莫及,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那個獎一定是我的!你們的公司有這福利嗎?”
各大行業反思:基層員工如何激勵
有意思的是,百度最高獎不僅引發了互聯網圈人士的熱議,也引發了房地產、通信、證券、媒體等各大行業的反思和討論。
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助理梁德力評價說:“獎勵的目標很清晰,總監以下級別的基層員工!有多少企業可以做到這點啊!實際上是鼓勵團隊創新,讓最小單位發揮最大的潛力,每個基本單位都發揮極致,那么一個企的發展業動力就會源源不斷地得到補充!”
通信產業報副主編林紫玉認為,這是“創新型文化導向。運營商沒權利發那么多錢,起碼可以發個榮譽。”
諾基亞資訊總監馮光順則感慨:“有魄力。對全體員工的正向激勵遠比這一百萬的價值大很多。科技企業最終比拼的是人才。有了人才才有創新,才能始終引領行業。”
上海聯通西區分公司總經理沈可表示:“非常支持這樣的做法,基層的活力不煥發,再雄偉的大廈不過是海市蜃樓。而且獎勵不排資論輩,這樣的動力才強勁,學習!”
IBM中國區高級市場經理Grace也在微博評論說:“100萬美金的獎勵!百度有一種激勵青年人不斷創新的、不斷綻放的力量。”
國信證券李竹則調侃說:“太不和諧了,抗議抗議。推薦身邊想跳槽和不想跳槽的,都好好看看,什么樣的企業值得你拼命!”
河南電視臺都市頻道編導姚鍵認為:“小團隊做出大事業,做電視何嘗不是?人海戰術傷不起啊”,《廣告大觀》雜志社發行人兼總編輯陳徐彬表示,很佩服百度的企業文化。
愛普邦德商業策略咨詢機構執行副總裁UPBEYOND也非常看好這類激勵制度:“這種從底層發亮的團隊文化以及其所拉動的內生型競爭力是保持這個團隊生命力的很有效手段,李彥宏找到了全員持股后的又一個團隊激勵的突破口。”
深圳國金投資有限公司天使投資總監劉燕則表示:“與員工共贏,給員工們充分的發展空間是大企業的格局!向百度學習:人均10萬美金!看好大公司支持員工內部創業!又能挽留人才,又能激勵人才!”
北京晨報《汽車周刊》記者劉卓甚至把百度和海底撈比較:“如今百度也向海底撈看齊了,羨慕啊。”
廣東電臺記者牛日成也把百度和傳統國企進行比較:“百度的做法值得敬佩,重獎‘小人物’難得!相比之下,國企、事業單位成績首先是領導的,獎金領導拿大頭,給點好處下屬就當是恩賜。要‘小人物’拼命創造,動力何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