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鞋:鞋底的革新永無止境
作為鞋子的基礎,鞋底必須持久耐用、柔軟、有光澤、舒適、不打滑、耐刺傷、不透水,還能讓腳不沾土地,免受酷熱和寒冷之苦。除此以外,鞋底還得順利地適應制鞋的變化過程。包括能夠成功地縫合、通過粘合或自身粘合與鞋幫連接。
這是鞋底要滿足的很多特殊功能中的一部份,但這些還不是全部。現在的鞋底還是一種時尚元素,是整個鞋類設計的主要部分,對顏色、結構、樣式和大小的流行外觀發揮著作用。確實,今天的設計者把鞋底和鞋幫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而且要辨別鞋底和鞋幫的分界面已變得很難。
有些時候鞋底本身似乎就是刺激引領時尚的消費者購買欲的焦點,他們對新奇事物的追尋永無止境。制作鞋底的一系列材料層出不窮,使這種變化得以實現。設計者采用現有的尤其是早期的板材聯結異常設計,加上大量耐磨性材料的可塑輕型物質的出現,工藝的進步使越來越輕的所有顏色或包括透明或半透明在內的任何合成顏色的鞋底都有可能生產出來。它們還可以提供夾板、式樣、記錄、圖案、紋理的準確定義。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同物質或不同密度通常會在一個鞋底合為一體來達到時尚和功能的最佳平衡。
從歷史觀點上說,和鞋幫一樣,皮革是做鞋底常用的物質。盡管皮革在高質量的尤其是古典風格男女式鞋的市場保持著可觀的市場機會,但是皮革已經不再是常用材料。它的讓位歸咎于高成本、防水性能差、缺乏耐用性而常需更新,防滑性能不穩定,以及設計空間受到限制等缺點以及制鞋工藝的改革等方面的因素。比方說,一個板材,用它做厚鞋底唯一可行的方法是增加層次--這將是一道事倍功半的工序,既昂貴又限制設計空間。重要的是,鞋底制作在最近十多年的發展中已經從板材型過渡到了模制型,單獨生產或直接制成鞋子皆可。
鞋底材料的蓬勃發展在過去約70年的時間里是一個戲劇化的過程。比如說,在20世紀30年代,鞋底材料只有皮革,縐紋薄橡皮板和木版。我們可以不把木板當成制鞋的正規材料,盡管有木底鞋存在-有趣的是,木底鞋卻讓人們重溫了常用材料匱乏的二戰時代。40年代硫化橡膠產生,戰后合成物質如苯乙烯-聚丁橡膠和樹脂橡膠開始發展。樹脂橡膠是一種很薄的板材,用它制作宮廷女鞋仍然很受歡迎。60年代聚氨酯、熱塑性物質如聚氯乙烯隨之而來,70年代熱塑性橡膠和熱塑性聚氨酯投入使用。80年代又增添了EVA,90年代生產出了硫化橡膠。鞋底材料發展的首次突破是POE-聚酯人造橡膠。
和皮革相比,天然橡膠縱使質量一般也仍然是鞋底材料的一大特色。而最有趣的是更先被人們接受的鞋底材料-橡膠和聚氯乙烯得以繼續在市場占據優勢地位并且在未來的一段時間似乎還將仍然持續這種狀態的原因。這是因為它們具有廣泛的可接受性,與其它材料相比具有價格上的優勢,并且無論橡膠還是聚氯乙烯,一直都在不斷地發展以符合如輕便和具備更大的設計空間等現代需要。
橡膠類所有不同品種的鞋底合起來共占據了世界上所有鞋底約一半的數量。硫化橡膠現在生產出來的所有類型的鞋,特別是更輕便,微型蜂窩款式的鞋品中,被證實具有多用性與可接受性本質,占據了橡膠類總量的50%。
聚氯乙烯和硫化橡膠占有著大致相同的市場份額。 這是一種注塑材料,既可單獨生產,又可制成成鞋出廠。它還可以廣泛地應用于很多種類的鞋品之中,雖然防滑性能差,彎折時容易發生皺裂,但卻展示了很好的耐用性,尤其是在硬度上或寒冷的天氣里。這種材料通常被用來作為在市場上材料脫銷時的替代品,但是,所呈現出來的問題也給這種材料更廣泛使用帶來了不利。然而,超級輕量的材料和消光橡膠具有吸引力的外表使它與其它材料在市場競爭中不相上下。
作為鞋底材料的新品種,聚氨酯在上世紀70年代沒有產生一個良好的開端,因為它需要條件精確的(化合)模式,而且起初在制作鞋底的過程中并沒有經常注意這方面的問題。這就導致了在穿鞋時鞋底易受彎折而斷裂的主要問題,幸運的是它在搖擺不定的環境中挺了過來,并與現在的熱塑材料PU共同占據全球大約7%的份額,以高端市場為主的市場。它是一種用途廣泛的材料,可被制成很多時尚的樣式,并可以適應輕型樣式的需要。
EVA的主要特質就是質地輕便,有彈性,這些特質通常是被用于制作夾層而非外底。加工過程中的困難之處在于EVA最終達到的形狀和大小超出了模子的范圍,使最初的混合成分和生產條件是否完全準確的問題變得至關重要。值得說明的是,今天的鞋底材料正發展到與特殊材料的界限變得模糊不清的程度上,尤其是在特性方面。例如,把熱塑聚氨酯換成橡膠,就可能使安全系數提高30-40%。
近幾年鞋底最令人興奮的發展是化合鞋底的出現。化合鞋底用不同的材料或同一材料不同化合密度的夾層從每個部分最大程度地獲取利潤。例如:皮革鞋底可以用橡膠或加入PU來增加耐磨性和防滑性;PU材料的外層與夾層部分則可以使用外層模式來提供耐磨性,而用輕便多孔的夾層來提供彈性和舒適度。熱塑橡膠,熱塑聚氨酯和聚氯乙烯也是采用這種方法單獨使用,而其他外層與夾層的化合則包括硫化橡膠與PU,硫化橡膠與EVA和熱塑聚氨酯與PU的化合。當這個行業講究時尚的外觀,良好的性能,精簡的生產方式時,這一系列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也是不斷變化著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