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折價促銷的局限性
1、一味折價不能銷售根本問題
折價促銷雖然短期內能增加產品銷量和提高市場占有率,但不能解決廠商銷售的根本問題,反而還會誤導廠商對市場的正確認識,不利于產品結構的調整。這種方式會使銷售管理者沉迷眼前銷量的假象,不思索解決問題的方法,甚至對這種促銷產生依賴。
2、折價損失的利潤難以彌補
折價促銷如果能在利潤率控制的范圍內執行還好,若由于廠家相互競爭造成的無節制的折價將會使企業銷售愈陷愈深,造成折價損失難以收拾。例如:假設產品利潤率為20%,按9.5折的折扣計算,則至少要增加33%的銷量才能收回投資;如果折扣為9折,則需要增加100%的銷量;若按照8.5折折扣,則需要增加300%的銷量.若折扣為8折,則永遠無法贏利.想一想,如今競爭如此慘烈,彼此殺價的現象屢見不鮮,但必須把握一個尺度,“血本打大折扣",這樣不僅會傷害了其他品牌,還會把自己套進去。
3、經常折價會對產品和品牌造成傷害
消費者往往會認為經常折價的產品質量會低于售價高的競爭品牌,會認為原來的售價不合理,會認為廠家現在降低產品的檔次和質量,會降低品牌在消費者中地位,會降低品牌自身的價值和地位,會給產品的漲價造成無形阻礙。如果消費者或客戶習慣了產品打折后的價格,品牌在消費者心中地位也就是這個折價后檔次和形象了。
4、 折價促銷不利于建設品牌忠誠度
由于折價可能吸引一些對價格關注度特別高的消費者,而這類消費者往往多多習慣于那些折價的產品,根本 沒有多少品牌的忠誠度。一旦,產品折價促銷結束,他們可能會馬上轉換到產品折價促銷相對較低的品牌那里。但是那些對于品牌高度忠誠的消費者,往往會因為產品的折價而感覺產品、品牌檔次在下降,影響自己的身份和形象,而不在選擇這個品牌的產品。
5、 折價促銷容易引起價格戰
在營銷4P中,調節價格是市場競爭的最簡單、最有效的競爭手段,但是高幅度、高頻率的折價促銷會引發品牌間的相互惡性價格競爭,不利于維護產品的價格形象和合理的利潤空間。
相關鏈接:
折價促銷操作技巧
1、選擇正確的促銷時機。如飲料的折價促銷可以選擇夏季或者節假日。
2、活動的時間以2—3周為宜。要考慮消費者正常的購買周期,若時間太長,價格可能難以恢復到原位。
3、折價的金額應占售價的10-20%以上才具有吸引力。
4、折價促銷的廣告簡單、搶眼、準確、具備殺傷力,不要用花哨的形式。
5、折價促銷產品要選擇那些成熟度高、消耗量大,購買頻率高、季節性強、接近保質期、技術和包裝處于弱勢的產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