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老板與經理人三大矛盾
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組織壯大了,部門與分支機構增加了,老板可能就無法兼顧公司大大小小的事務了,這時候,他便開始尋找比較有經驗的高層經理人來幫他管理各事業單位甚至整個公司。這些經理人大都有很好的教育背景與業務素養,也都在外企或業內的大公司歷練過。在這些經理人上任后的三到六個月間,雙方大體都還能相安無事,但隨著工作量的不斷加重和意見分歧的出現,又沒有經過及時的溝通化解,誤會則漸漸累積,最后導致分手,甚至對簿公堂。
一是老板認為高薪請來的職業經理人的表現達不到自己的預期,于是會產生所聘請的職業經理人性價比不高的想法。對于公司的大小事務,沒有人能比老板自己更清楚的了。事情到底該怎么做,老板有自己的見解。而經理人剛到公司時間不久,加上過去的工作經驗,因此也會有自己的一套看法與做法。如果老板管得太細,雙方見解不一致,而且又不能理性溝通,誤會就難免產生。如果老板不以結果論英雄,而是要求職業經理人一切都按自己的方式做事,肯定會認為自己花大價錢請來的經理人能力一般。于是,雙方合作氣氛開始改變,甚至出現爭執,終致分手。
二是職業經理人總覺得老板管得太多,干擾了自己正常權力的行使,尤其是那些來自外企的高層經理人更容易遇到這樣的問題。職業經理人與老板的思維是絕不可能時時處處都一致的,這點老板必須明白。對職業經理人而言,公司不是他的,干不好大不了走人。可是對老板而言,公司就是他的全部,因此他缺乏安全感,只要公司中的一件小事情沒在掌握之中,他就不放心。他認為過問公司大小事務是理所當然的,不管它是否在職業經理人的管理權限內。對已經習慣外商做事方法的職業經理人來說,往往會對老板的這種管理風格感到不適,甚至反感。如果無法調適過來,遲早要分手。
三是雙方管理理念不一致。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雙方就會出現認知的不同和爭執,如果未能及時溝通,最后大多會以分手收場。最常見的是雙方價值觀的不同和管理理念的差異,主要的是在管理作風、生意道德與價值的判斷、已承諾事情的兌現、員工管理、決策的一致性等問題上價值取向的不同而產生的分歧。價值觀容易出現最難妥協的歧見,職業經理人需要在進入一家公司之前,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多做了解,進行正確的判斷。據業內專業人士分析,由外企高層經理人直接轉職到本土企業的轉型成功率不到一半,一般在一年之內就要說再見了。這個責任不在任何一方,只能說彼此立場不同,管理的理念不一樣。
職業經理人在本土企業里來來去去是司空見慣的事,但有時也會發生職業經理人炒老板魷魚的情況,上市公司中還發生過職業經理人取代老板的情況,這不得不引人深思。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