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生態進入消費金融領域,互聯網消費金融將迎來產業爆發期
一、經濟轉型期的中國消費金融產業高速增長

促進中國消費金融快速發展的核心因素來自于以下方面:首先,居民收入水平、消費能力穩步提升。2007年以來,中國家庭人均收入穩步提升,其中城鎮可支配收入年復合增速達11.8%、鄉鎮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年復合增長13.6%;其次,政策激勵。為了改善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同時改善我國經濟結構,中國政府先后出臺包括家電下鄉在內的諸多消費激勵政策,對消費金融產業的發展有較強的推動作用;最后,金融體系日趨完善。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社會融資渠道日趨多樣化,金融創新速度和效率進一步提升。這為中國消費金融產業發展提供了基本的技術條件。
二、我國消費金融產業發展依然存在明顯問題
1.我國消費金融滲透率依然處于較低水平
中國消費金融占GDP比重依然較低,但保持相對較快的增長態勢。2013年,中國消費信貸占GDP比重達到22.8%,相較于2007年提升了10個百分點,但相較于海外市場及全球比重,依然存在較大的增長空間。消費信貸占中國貸款總額的比例也呈現較低的狀態。2007年占比僅為11.8%,2013年增長為16.9%。這與我國目前整體社會融資結構和金融體系的發展現狀有直接關系。
2.我國消費金融結構不均衡,互聯網消費經濟將帶來全新發展動力
中國消費金融產業依然以購房質押等中長期貸款為主。而購房貸款則主要依托于房屋質押形式,對于金融企業可有效規避個人信用風險。但這種經營模式對于中國消費金融產業整體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伴隨著宏觀經濟和市場的發展變化,房地產市場風險正在逐步增強,且受政策影響較大,長期依賴抵押、質押等風險控制模式難以實現金融體系、信用體系的完善與健康發展。
汽車貸款、信用卡以及其他消費金融模式雖然占比依然較低,但呈現較強的增長態勢。其中,信用卡占比迅速擴大,從2007年的2.3%增至2013年的14.2%。信用卡發卡總量從2007年的不足億張增長至2013年3.1億張,人均持有信用卡0.3張,呈現快速普及的態勢。此外,艾瑞預計,其他消費金融市場也將迎來快速爆發的階段。其中包括以電子商務企業為代表的在線零售企業也將參與其中,互聯網消費經濟與互聯網金融模式的結合將為市場帶來新的發展動力。
三、2014年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產業交易規模將突破160億元,增速超過170%
2013-2014年,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正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陸續有電子商務企業、在線支付企業以及P2P企業進入,同時,傳統的互聯網金融企業也在抓緊在互聯網領域的嘗試。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互聯網消費及金融市場交易規模達到60.0億元。
2014年2月,京東推出互聯網金融行業第一款信用支付產品——白條,進入消費金融領域;2014年7月,天貓推出“天貓分期”,也進入該領域。在更多市場主體參與下,艾瑞預計2014年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交易規模將突破160億元,增速超過170%。2017年,整體市場將突破千億,未來三年復合增長率達到94%。

整體市場高速增長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首先,參與主體逐步豐富,從原有的P2P為主導的消費金融市場拓展到目前以電商生態為基礎的互聯網消費金融,參與主體的數量和類型較2013年有明顯突破;其次,以網絡購物為代表的電子商務市場持續高速增長,用戶消費需求和能力進一步提升,消費渠道進一步拓寬;最后,互聯網金融在2013年開始進入真正的爆發期,2014年則延續了2013年的強勢表現,在理財、投資以及信貸領域均有突破,這也是促進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
四、電商生態企業進入消費金融市場,市場將迎來急劇變化
從細分市場角度,在電商生態企業加入之前,互聯網消費金融交易規模核心來自于P2P市場,2013年交易金額占比達到97%。伴隨著電子商務企業的加入,市場格局將出現急劇變化。艾瑞預計2014年電商生態消費金融交易規模占比將超過30%,預計將在2016年超過50%。電子商務對接需求與資金,將成為互聯網消費金融的核心參與主體。

從增長速度的角度看,艾瑞咨詢預計,一方面,來自于電子商務生態的交易規模增速在未來幾年仍將維持在100%以上,而伴隨著消費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進一步體現,以及監管的進一步放開和政策的細化與深入,互聯網消費將金融將迎來一個爆發式增長的階段;另一方面,P2P消費金融也同樣會呈現較高速的增長態勢,但由于P2P企業很難監控到借款人的實際資金用途,在消費金融領域其優勢較難發揮。另外,市場中也同樣涌現出了系列創新發展模式,越來越豐富的參與主體,越來越多樣化的產品形式將是未來市場高速增長的輔助力量。
京東金融成為首家進入消費金融領域的電商生態企業,優勢凸顯
2014年2月,京東金融推出互聯網金融第一款面向個人用戶的信用支付產品京東白條,用戶可以通過京東白條購買京東產品,并可以分期形式進行按期還款。用戶最高可獲得1.5萬元授信額度,產品服務費低于同等的銀行產品。京東白條可在一分鐘內在線實時完成申請和授信過程,而服務費用約為銀行類似產品的一半,2月13-14日,京東將開放申請首批京東白條公測資格,首批開放50萬個京東白條名額。首先覆蓋京東商城用戶,應用場景也進一步擴展。
京東的市場優勢與領先地位核心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京東在電子商務領域經營多年,橫跨電商、支付、物流等三大產業,三方產業可在自身體系內部形成完好閉環,這是京東開展消費金融的核心優勢。長期積累下的用戶基礎屬性信息、購買行為與偏好、支付而產生的資金流信息和部分銀行信息以及物流端而產生的地理位置等線下非結構化數據等,構成了京東大數據金融的核心資產。不同維度的數據間可進行相互校驗,而基于這些數據資產可以對用戶收入水平、支付能力、還款能力、還款意愿等唯獨進行全方位的綜合判斷。
其次,京東金融的專業化團隊也在產品層面、金融創新層面以及風險控制層面提供專業化支撐。京東金融目前已經覆蓋理財產品銷售、眾籌、供應鏈金融等諸多細分領域,消費金融也將在此基礎之上成為新的創新突破與增長點。其對于金融產品拓寬與電商業務增長的價值將會逐步體現。
最后,專業化風險控制方面的優勢也很明顯。京東會基于自身的信用評估體系對用戶的信用能力進行基礎的判斷,對用戶進行定向授信;京東可以監測到用戶的實際購買行為,控制用戶的資金使用方向;用戶可以通過網銀錢包進行自動還款,如果發生逾期行為,京東會通過短信、電話等形式進行催繳。所有的數據和用戶的資金使用行為均發生在京東體系內部,增強了風險控制模式的有效性和可控性。
此外,京東金融提出打造金融快消品,變大數據為厚數據的概念。在消費變革的時代,手機、電腦、汽車等已從耐用品變為“快速消費品”,京東要做消費金融領域的“金融快消品”,為這些 “快速消費”行業提供金融服務。并將大數據轉變為厚數據分析,為用戶提供更精準的金融服務,厚數據分析不僅包括用戶消費記錄,還可通過用戶的消費軌跡等,更深層次的了解用戶。京東金融通過對用戶購買的品類、下決策的時間等厚數據分析,從而挖掘出用戶對消費金融的不同訴求。京東金融通過對用戶購買的品類、下決策的時間等厚數據分析,從而挖掘出用戶對消費金融的不同訴求。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