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做市制度為注冊制預熱
作為中國資本市場在未來會推出的注冊制,已經攪熱了股市的氛圍。很多人都對從核準制轉向注冊制下的新股發行深感憂慮,畢竟在如今的核準制市道中,新股發行上市后連續漲停板似乎成為必須的。一旦新股發行轉為注冊制,那么新股發行上市之后還會不會延續如今連續漲停板的勢頭,甚至會不會出現跌破發行價的現象,這是擬上市公司最為擔心的。
不過,近來奔赴新三板掛牌的公司越來越多,新三板掛牌公司的數量已經超過了1000家。新三板掛牌公司數量之所以在今年呈現出高速增長態勢,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監管部門在新三板推出的做市商制度。從全球資本市場的發展軌跡來看,做市商制度并不新鮮,但是在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做市商制度的推出還是首次,就連華融證券這樣的具有大型資產管理經驗的老牌央企,在如何踐行做市商制度時也是步步為營,小心謹行,目前也只做了2家新三板公司的做市商,試水之意十分明顯。
新三板試行做市商制度,恐怕更大程度上還是為未來的注冊制預熱。可以想象,在注冊制的大氣候下,上市發行的新公司會洶涌而來,這么多的新股大面積集中在較短的時間段內上市發行,可能會出現一些新上市公司上市價跌破發行價的狀況,如果沒有輔導推薦上市券商的做市商制度配合,這些新上市公司上市之后的股價走勢或許會難如人意。顯而易見,在新三板推出做市商制度,既是對券商整體資產管理實力的考驗,也是對注冊制的預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