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理性看待職場充電
學生中一部分人選擇了先培訓、后就業,缺少明晰的職業規劃。學生們反映,現在工作難找,很多行業都需要資格證書做為準入門檻,參加職業教育培訓為了給自己多找一個機會。
某培訓機構專家表示,職業培訓的選擇確實容易產生盲目性,比如很多學員沒有進行專業的職業測評,職業測評是通過不同的專業組合工具進行心理測驗的一種方法,能科學、客觀地對被測驗者進行各種有效的分析。
從而診斷、分析出相應的結果,通過專業的職業測評,可以使學員了解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在國外目前已經被廣泛應用,被視為職場人的指明燈,基于職業測評基礎、結合學員自身的優勢、興趣這些因素再做出的職業培訓選擇相對會更理性一些,如果盲目性地選擇,容易出現選擇的職業培訓不一定適合自己未來的發展。
有的學員在職業規劃方面不夠清晰,僅僅為了拿到培訓證書,而如果沒有從個人優勢、愛好、興趣出發,學到該行業的專業技能,沒有從事相同的工作,考過的證書容易變成“睡眠證書”。
同時,在參加培訓過程中,還要仔細考慮各種證書的社會認可度是否高,由于會計、人力資源、心理咨詢、物業、物流等行業,工作性質的相對穩定,又必須有職業資格證書才能在相應的工作崗位工作,所以成了參加職業教育培訓最多的選擇。
如果選擇了大眾了解少、市場認可度低的證書,很容易導致所考取的證書成了無用證書。
相關鏈接:
每個人都有被他人接受和歸屬的需要。一些心理學家甚至提出,歸屬感是人類的首要需求。根據神經科學家娜奧米·艾森貝格爾(NaomiEisenberger)和同事的研究實驗,這種需求是如此強烈,以致當我們被人孤立時(即使對方幾乎只能算陌生人),會受到巨大傷害,這種苦痛與劇烈的身體疼痛無異。
最近幾十年,很少有學科像群體動力學一樣得到社會心理學家的廣泛關注,其實這不無原因:人們太喜歡成群結隊,即使在極端的條件下,例如明明知道小組成員來自隨機和武斷的選擇,人們也會持續地表現出一種群體偏好,即更愿意跟隨團體的內部成員,而不是外部人員。
作為領導者,你必須保證自己成為組織中關鍵群體的成員。你最好成為激發群體熱情的成員和被人們選出的小組代表。一旦你的身份變成“他們”,成為所謂的管理層、領導者,你就已經開始失去人心。
每個人都有被人注意的強烈渴望。和換位思考一樣,善解人意是優秀領導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遺憾的是,位居高位會減弱領導者理解他人的能力。擁有在他人之上的權力使我們不能像從前視他人為單獨的個體。因此,領導者需要持續并有意識地付出努力將自己置于下屬的立場,進行思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