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去年辦結涉臺案2217件
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馬新嵐30日在福建省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上表示,加強和創新涉臺司法工作,完善特邀調解員和臺胞陪審員制度,凸顯福建對臺獨特優勢。
馬新嵐向此次會議所作的法院工作報告顯示,2014年,福建法院共辦結涉臺案件2217件;辦理兩岸司法互助案件4597件,同比上升26.43%,增幅比2013年的26.03%略有上升。
馬新嵐對此稱,“促進閩臺深度融合。”
涉臺司法互助方面,福建走在大陸前列。在去年6月大陸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15起涉臺司法互助典型案例中,福建就有5個案例入選。
去年7月,第六屆海峽兩岸司法實務研討會在福州成功舉辦,就“兩岸司法互助協議執行中的法律問題研究”、“兩岸投資保護協議執行中的司法保障問題”展開深入交流。馬新嵐指出,海峽兩岸司法實務研討會已成為兩岸司法理論與實務研討的平臺、協商司法合作事務的窗口、密切司法聯系與人員往來的橋梁。
去年,88名臺胞被選任涉臺案件人民陪審員,而涉臺案件調解員,則由一批熟悉兩岸政策法律、有較高威信和影響力的臺籍人士擔任。
在新一輪司法品牌創建中,廈門法院完善涉臺案件集中管轄,漳州法院拓寬涉臺司法互助領域。福建大力加強涉臺司法,獲得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的肯定。
馬新嵐表示,福建將密切跟進加快發展的行動計劃和自貿區建設的政策措施,加強和創新涉臺、涉外、涉港澳、涉僑等審判工作,強化司法服務保障。
此外,福建檢察機關積極服務平潭開放開發及臺商投資區、臺灣農民創業園建設,加強與臺灣司法機關在贓證移交、調查取證等協作,探索建立與臺灣檢察官及法律界人士常態化交流機制。去年,廈門市檢察機關建立大陸首個涉臺案件檢察室,集中辦理該市涉臺案件;泉州市檢察機關探索與臺灣檢察機關開展職務犯罪調查取證司法協作。
相關鏈接:
進一步提升為僑服務和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能力和水平,2015年1月22日,省政府外僑辦召開全省華僑法律維權服務站工作座談會,召開這次會議的目的是:交流各地好的經驗和做法,聽取法律維權服務站建設的意見和建議,以完善和健全河南省華僑法律維權服務網絡工作機制,推動僑務信訪、法律維權工作再上新臺階。
此次會議國務院僑辦、省司法廳、省律師協會、省轄市政府外僑辦、直管縣(市)政府外僑辦、全省30家維權服務站有關領導和負責人共計70余人參會。會議由陳冀萍副主任主持,鄭州、開封、洛陽、新鄉法律服務站負責人及其市政府外僑辦、省司法廳律師公證指導處副處長劉衛星、省律師協會王京寶會長,先后進行了發言,宋麗萍主任最后進行了總結講話。
鄭州服務站文豐律師事務所秦華代、開封服務站論衡律師事務所陳寶玲、洛陽服務站王城律師事務所許文、新鄉服務站宇華大眾律師事務所陳志浩、濮陽服務站尊嚴律師事務所趙廣利,從不同角度總結了工作中的經驗和做法,列舉了為僑法律維權服務的典型案例,提出了下步工作建議。省司法廳劉衛星副處長肯定了涉僑普法宣傳和維權工作機制方面的成績,對下步工作提出了五點意見:一是要高度重視,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努力實現法律效果、社會效果、政治效果三個統一。二是要加強涉僑相關業務的垂煉,提高涉僑涉外服務的能力。三是借助多方力量,形成維權工作合力。四是內部要形成工作機制,指派素質高、能力強、經驗豐富的律師負責這項工作。五是希望僑務部門能夠提供高質量的培訓服務,幫助律師拓展工作渠道,探索激勵保障機制,實現可持續發展。省律師協會王京寶會長也講了五點建議:一是要加強對法律服務站的宣傳,通過媒體、僑務部門的活動和會議,對服務站的職能、作用、工作進行廣泛宣傳;二是總結研究涉僑維權的規律、特點,交流涉僑維權工作成功案例和經驗,對成功案例進行研究和推廣。三是在實際工作中,對不完善的法律提出立法建議,完善涉僑法律法規。四是進一步調動律師工作的積極性。五是創新開展服務站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不斷豐富手段和載體。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