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如何克服“周五懶散癥”
“老板,今天下午的會能不能提前開?”、“領導,下班堵車,能不能提前一點接孩子?”……所謂“周五綜合征”,說到底是一種倦怠、懶散、無心工作的低效率狀態。不少白領反映,周五一到,自己就不知不覺懈怠了。雖然人在上班,滿腦子想的卻都是周末的休息計劃。哪怕還有未完成的工作,也找不到干活的動力。不僅工作效率極差,甚至出現莫名的煩躁、易怒,或者頭痛、胸悶等不適。
在“高壓”的現代職場,經過了幾天的連續緊張,出現逃避、厭倦等情緒是正常的心理反應,白領們無需過于擔憂。但是,如果任憑這種消極情緒發展,則可能影響工作進展。因此,學會時間管理,克服“周五懶散”很有必要。
第一,可以把時間分成兩塊,上午快馬加鞭,盡量完成多半任務,下午就會輕松很多,煩躁情緒自然減少。第二,如果周五實在“心急”,可以讓身體動起來,比如跑業務、會見客戶等,既不耽誤工作,又不為難自己。第三,這一天不妨安排一些零碎、簡單的小事,比如整理單據、發快遞等,讓自己輕輕松松地“善始善終”。
相關鏈接:
工作時間長了,難免有疲憊感,那職業中的疲憊感,我們該如何消除呢?
工作缺乏激勵,工作本身無法再吸引自己,這個時候出現的職業疲憊,是工作的原因引起的,此時,工作既不吸引你,也不吸引別人。
個人出現了身心障礙,雖然工作還可以,但自己卻因為身體或精神的緣故,對工作不再有興趣了。這個時候,工作雖然不吸引你,但還可以引起其他人的興趣。
所以,產生了職業疲憊,先看看是工作的原因,還是本人的原因。
如果一份工作對大部分人都沒有吸引力,那就是因為工作的原因引起的職業疲憊,此時,換工作是無可厚非的,還是早點想辦法跳槽吧,因為,這是一個沒有前景、沒有激勵的“壞工作”。
如果一份工作還是比較吸引其他人的,職業疲憊的產生只是因為個人的原因呢,那就需要對自己進行調整。影響個人行為的因素也很多,比如:心態消極、身體疲勞、不良情緒等等,看一下影響自己的是哪些,想辦法一一解決。
有些引起職業疲憊的原因很難克服,比如兩地分居,對個人的身心健康影響非常大,此時,要權衡事業與家庭的利弊得失,如果工作帶來的事業發展已經無法彌補分居帶來的損失,那么,放棄目前的工作,回到家人身邊重新開始,完全是可以考慮的。因為,這份工作雖然還可以,但并不適合自己,自己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兼顧。
另外,引起職業疲憊的原因中,也有個人性格的因素,有些人的過分關注別人的評價,非常好強,情緒容易波動,自信心不足,這種性格也容易出現職業疲憊。如果是性格的原因,最好是休息一段時間,再重新開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