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控制和價值管理的耦合機理
在我國,內部控制研究繞不開要素投入主體的共同治理問題。由于我國的特殊經濟背景,在現代股份公司,特別是上市公司中,股東并非一個利益取向完全一致的整體,由于不同股東擁有不同的利益相關者群,由于大小股東對公司治理的影響不同,管理當局聯合大股東代表攫取中小股東利益,中小股東的利益保護成為我國公司內部控制研究不能回避的問題。本文認為,內部控制研究的內容不能局限于對要素投入主體的治理和控制問題,還必須注意平衡和協調要素投入主體的價值取向和利益分配問題。
因為,企業這個“蛋糕”無論做多大,這都不應該影響“蛋糕”在要素投入主體之間進行合理分配,這也是實現價值能被持續創造的驅動要素之一。“企業資源結構”有效配置理論不但是理解企業治理結構的一把鑰匙,而且是實施內部控制的關鍵所在,因此,它理應是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互動的邏輯起點。同時理所當然,也就成為發揮內部控制和價值管理兩者的協同作用研究的共同邏輯起點。
企業資源觀點思想萌芽已久,經過較長時間的發展,后來大體上分為資源依賴觀和資源基礎觀。資源依賴觀大致上始于上世紀70年代,其核心思想是,組織的生存有賴于其獲得和保持資源的能力,如果組織能夠完全控制其所需要的資源,那么組織的生存和發展就毫無問題。但是,事實上,組織并非生活在真空中,而是處于由其他組織和不同社會參與者(social actors)構成的“開放系統”中。這樣,獲得和保持資源就意味著與控制這些資源的人發生關系,于是,與關鍵資源的提供者保持良好的關系就是組織存在的關鍵。
資源依賴觀的核心思想是:如果其他組織參與者認為某種資源更為“關鍵”,這種資源的提供者就應該擁有更大的影響或控制力,也就是說,其參與程度取決于組織對這種資源依賴的程度,權利配置圍繞著關鍵或者需要的資源展開。總之,資源依賴觀要求企業必須更多考慮那些組織生存必需的關鍵資源所有者的要求,這些關鍵資源的所有者也應具備對組織重要的權利或影響力。資源基礎觀的核心思想是:企業是各種資源的集合體,而每個企業擁有的資源各不相同,具有異質性,這種異質性決定了企業競爭力的差異。資源基礎觀主要研究內容包括企業競爭優勢的來源、競爭優勢的持續性和特殊資源的獲取與管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