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血法應該這樣用,別弄錯啦!
血液對人體臟腑組織起著營養和濡潤的作用,血液不足,可使臟腑組織失于濡養而出現血虛證。血虛則需補血,讓臟腑組織得到血液的充分濡養,恢復正常功能。補血法是臨床常用的一種補法,但常用不等于濫用,合理使用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具體該如何運用?正文詳細解說!
1補血法的適應證補血法是指運用各種補養血液作用的方法與措施,達到養心、養肝、復脈、舒筋、固脫等功用,以治療血虛證的一種治療方法。通過補血、養血,除能補虛、濡養臟腑外,尚能達到益氣、養心、養肝、柔肝、固脫、止癢、潤膚、潤腸、調經、和血、安胎、止痛、生發、復脈、舒筋、和絡、退熱、宣痹、止血、安神等其他作用。
2補血的方法與途徑通過對歷代醫家用藥經驗的積累,臨證補血的方法主要有調節飲食、扶助固本、積極治療原發病證等,具體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為補氣生血,采用補法,基于氣血相關理論,通過運用補益正氣、補脾益氣的補氣之法,使氣旺而助血化生,達到補血、養血之目的。
二為補脾生血,采用補法、理氣法、祛濕法,通過運用補脾、健脾、理脾、運脾之法,使其“受氣取汁,變化而赤冶的功能恢復正常,達到補血、養血之目的。
三為補腎生血,采用補法,基于腎藏精生髓、精血同源之理論,通過運用補益腎精、溫養腎陽的方法,使腎氣旺盛,達到補血、養血之目的。
3補血法的臨床配伍技巧臨證補血的方法主要有調節飲食、扶助脾腎、積極治療原發病證等具體措施,應特別重視對脾腎、氣的強化。
1補血法的臨床配伍思路
根據歷代醫家的不斷探索,臨證補血法主要有補氣生血、調整臟腑功能等,其具體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為補氣生血,采用補法,基于血之生必依賴于氣、血不能速生而氣可以速至、氣血同源、氣能生血之傳統理論,古有“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無形之氣冶、陽生陰長之說,因此,通過補氣的方法,達到補血、養血之目的。常用藥物有黨參、黃芪等,代表方劑有當歸補血湯、歸脾湯、人參養榮湯、滋血湯等。
二為補脾生血,采用補法、理氣法、祛濕法,歷代醫家強調“脾胃主腐熟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冶,通過運用培土、理脾、助運的方法,改善或恢復脾之功能,使血化生有力。常用藥物有白術、茯苓、薏苡仁等,代表方劑有圣愈湯、補肝湯、養心湯、當歸補血湯、人參養榮湯等。
三為補腎生血,采用補法,通過運用補益腎精、溫養命門的方法,改善或恢復腎之功能,使血化生有力。常用藥物有熟地黃、紫河車、枸杞子、淫羊藿等,代表方劑有四物湯、圣愈湯、補肝湯、養心湯、人參養榮湯、紫河車丸等。
2補血法的臨床配伍技巧與規律
補血法是治療一切血虧虛病證的方法。血虛一證,補血是其常法、通法;然在臨床治療血虛時必須審因論治。
補血是治療血虛的常法、通法,而氣與血,一是血之生必依賴于氣,二是血不能速生而氣可以速至,三是氣血同源、氣能生血、血能載氣。故補血必以補氣,臨證常用黨參、人參、黃芪之類,以益氣生血,或配伍健脾助其生化之山藥、茯苓、白術之類。如補血法的代表方劑當歸補血湯即是以此為配伍思想,主用黃芪。或如歸脾湯、人參養榮湯、滋血湯等方皆佐以或輔以補氣之法、藥。治療血虛證,歷代醫家研制的四物湯、圣愈湯、膠艾湯、滋血湯、兩地湯等有效方劑,除采用直接補血的方法與措施外,更多采用審因論治的方法,重視對生血臟腑的調理,并應按照血生成的生理特點,結合臨床實踐,靈活運用各種補血養血之法及措施。除加強營養、積極治療原發病外,臨證以恢復生血動力為主,擬定溫腎補腎、健脾益氣之補法,以達化生正常。
或配以溫陽之溫法,對于補血法立法時,根據病情所需,適當配伍少量溫法藥物,有著重要意義。如十全大補湯之用桂枝,人參養榮湯之用肉桂等,十全大補湯、人參養榮湯等補血方中配以桂枝或肉桂,乃取其補陽氣而化生陰血、養心化赤以生血之意。或配以填精之補腎法,因精血同源,補腎填精以達生血之功,如紫河車丸之配以紫河車等,古今皆在養血方中廣泛加入紫河車、枸杞子、淫羊藿等補精之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