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職商” 是職業取勝的砝碼
我們對于智商,情商可能都很熟悉,而對于"職商"(CQ)卻非常陌生。職商大體上來說就是,一種職業感覺,它往往建立在對外部環境的意識中,要了解在這個環境中關鍵的成功因素是什么,客戶在關心什么,老板在關注什么。同時,在對自己的能力和強弱項有了充分的認識之外,要去了解做什么事會給你增加價值。可以說一個人的職商高低決定了一個人的職場成 績。那么我們該提高自己的職商呢?
1.建立自我評價的能力
如果你在井底看世界,看到的只會是頭頂的一方天空。如果你站在山頂看世界,看到的 將是更為遼闊的大地和更 為深遠的天空,因此站在什么位置看世 界很重要。一直以來,在一個人的成長中,父母、老師、同學、同事乃至社會都會 告訴你如何做才是對的,這些建議和 忠 告都來自于外界,而整個的教育體系并 沒有教會人們如何做出正確的自我評價。但是成功 者卻往往是最為看中內心的人。他們通過自我反省和檢視,知道什么對他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人們要學會建立自我評價的能力,多思考哪些事 情對自己來說是重要的,評估自己 所處的情境。
在職業發展中,如果你發現自己在某些方面很容易成功,并且取得的成就 足以證明自己 的能力時,這就是你的價值 所在,企業也會因為 你的價值而支付更多 的錢。
那些能夠建立自我評價的人經常會表現好奇心,而且會愿意真正了解公司的事務。他們不是漫無目的執行者,當遇到分配的任務時,他們通常會問"為什么?"這并不是在質 疑老 板的命令,而是為了更好地了解提 供服務的原因,公司的期望以及需要達 到的客戶的要求。與其他人相比,這樣 的員工更擅長在多變的環境中處理問題, 老板自然也不需要手把手地教 導,上下 都很輕松。
2.建立對外部環境的意識
職業感覺往往建立在對外部環境的 意識中,要了解在這個環境中關鍵的成 功因素是什 么,客戶在關心什么,老板 在關注什么。同時,在對自己的能力和強弱項有了充分的認識之外,要去了解 做什么事會給你增加價值。很多內地人 才遇到的挑戰就在于,他們缺少對環境 的敏感性。
大公司在挑選候選人時,往往會收到一堆漂亮的履歷,這些人都有著大公司背景,MBA學歷。但是當英語技能和 MBA 成為標配時,你跟別人的不同之處又將體現在哪里呢?公司在挑選候選人時,往往關注的是候選人在這個崗位上 會有多優秀,過去的經驗和成就是否能夠證明他將勝任新的崗位。因此清楚地了解外部環境的要求,有針對性地體現 自己的成就,會 比拿著一堆標配的資歷 說明書更有價值。
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管理哲學,有吸引力的管理職位候選人是那些能夠理解公司的價值觀,并且能在組織內部樹立這種價值觀的人。公司很少會選擇與自己的價值觀不同、文化上 不能契合的 人,因為文化上無法產生連結就會導致公司想做的不是員工想做的這種尷尬的情形。
由于很多公司所處的行業在產品和價格都很相近,甚至待遇也會接近,因此讓員工理解并且堅信公司的獨特品質 和成功之處至關重要,員工也要建立起 這種對外部環境的意識,才 能在企業中 長足發展。
3.改變固有的性格特質與行為方式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很多人認為固有的秉性很難改變,但是如果當固有的秉性阻礙了我們的職業發展時,這時該 怎樣改變呢?
大膽表達、直陳己見、采取主動, 以上特質沒有一個是在中國傳統教育中所提倡培養的。然而,要想成為頂尖跨 國公司的管理者,或取得職業成功,這 些特質都非常重要。
在初入職場時,人們不愿意走出自 己安逸的小圈子,花大量精力隱藏自己的弱點,但是隨著職位的升高,弱點終 會暴露,在職業發展的道路上,終有一天你會面對這些缺點,與其逃避不如趁早面對。而對于這些從小不曾培養的某些能力完全能夠通過后天的學習獲得。 做改變的前提是要有強大的內在動力, 清楚自己為什么要這么做,這將幫助你 找到堅持下去的動力和毅力,從而實現 改變。
4.培養軟技能
在學校,整個教育體系在告訴你讀什么書,怎樣考試,一切都是按部就班的。可進入職 場后卻又是另外一番情形,你 要面對的是很多不確定的人和事。如果遇到一個事事教你的老 板,這是你的幸 運,但也有可能是你的不幸,因為其實 你還可以做得更多。一個渴望自我發 展 的人往往是自己去找到需要彌補的不足, 而不是等著別人告訴自己差距在哪里。
在職場中,有不少成功的人士都不是頂尖的名校出來的,但是他們卻以最為積極的態度 來成就自己。這種態度就 是一種軟技能。當然軟技能涵蓋的范圍 要更廣些,包括專業精神、忠誠度與透 明度、責任感、有效的溝通技巧、綜觀 全局的能力、國際化思維、團隊精神、 領 導力、積極主動、思路開闊、解決問 題的能力、價值觀、正確的態度以及貫 通東西方文化。當職場中沒有人告訴自己該怎么走時,往往是這些軟技能取代了導師的職責,讓自己知道 短板在哪里,因而會更加努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