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重甲沖進TMC戰場的阿里商旅面臨挑戰
阿里商旅的發展路徑已十分清晰,但TMC目前仍是一個非常傳統的行業,雖然變革的暗流在涌動,披重甲沖進TMC戰場的阿里商旅,仍然面臨挑戰。或許,阿里商旅在TMC的道路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更何況仍有眾多企業在覬覦商旅這塊肥肉,這其中就包括攜程。
在出差的過程中,用阿里商旅打個車可以實現線上自動企業支付,但在企業的現實管理中,由于財稅管理制度等原因,在電子發票尚未普及的情況下,紙質發票仍是財務管理的重要手段,而財務審批流程,也仍然是企業管理中最難攻克的關卡。
“差旅可以標準化解決,但是系統需要細化,因為每個公司有不同的制度,差旅管理不同級別要求不一樣,比如說住酒店,最開始2個人出差,后來加一個人,涉及單房差的問題,機票酒店價格不一樣,和前兩個人標準不一樣,臨時加量怎么算?”某商旅公司人士阿信(化名)認為,阿里商旅系統初期經過磨合可能要解決這些問題。
但商旅的服務對象并非個人,這其中的影響因素頗多。慢游啊CEO鄭起軍向TBO分析道:“平臺去中間化,少了供應商,價格會更優惠,但是原來很多采購企業的結算周期都是幾個月,阿里商旅一個月的賬期,企業是否買單就不得而知了,這里面觸及到很多的利益相關方。”
另外,雖然在個人消費端,阿里已經通過支付寶、大數據、芝麻信用等建立了一個完善的信用、風控體系,并衍生出花唄、借唄、信用支付等信用消費服務。但面對數百萬量級的企業用戶,阿里商旅恐怕在短時間內無法快速覆蓋。
攜程商旅業務從去年年底開始尋求多方合作。例如與全球差旅與費用管理企業Concur合作進行系統對接,獲得移動辦公應用云之家的入口,并先后與企業消費和報銷管理平臺喜報銷、易快報等合作。
據攜程財報顯示,2016年公司差旅收入為6.08億元,同比增長29%,公司差旅收入占2016年總收入的3%。攜程CEO孫潔透露,目前,攜程的商旅業務為全球6,000多家大企業和16,000家中小企業的超過800萬名用戶服務。由此可見,攜程方面也沒有放棄中小企業的想法。
但阿里巴巴多年搭建的信用體系和金融體系,或許能幫助阿里商旅破局。有別于大型差旅服務公司需要收取較高的費用,阿里商旅目前免收基礎服務費,同時能為信用良好的企業提供月結,讓企業“先出差,后買單”。
“只開具大發票,具備資質的商旅公司都已經可以實現,但能將原來需要現付的款項通過賒銷解決才是根本。”美亞尚途商旅品牌負責人胡景明表示,這有助于減輕中小企業的資金壓力,能夠讓更多的流動資金用于經營當中。
這似乎也是阿里商旅的殺手锏。徐慶倫表示,阿里商旅做的是商業賒銷的業務。也就是說,阿里商旅可以幫小企業去向航司墊付機票款,由此產生的資金缺口可以通過螞蟻金服的網商銀行等來解決。
對此,業內投資人高山(化名)向TBO解釋:比如,100家企業,每家給10萬元授信額度,理論上需要資金1000萬元,但實際每家企業不一定用得完這個額度。再加上資金使用的時間有先后順序,實際上并不需要在賬上有1000萬元資金,可能只需要800萬元做備付金即可。
阿里商旅再將1000萬元應收賬款以保理方式向網商銀行融資,可銀行要考慮成本、壞賬損失等因素,一般只能給阿里商旅800萬元左右。然后,阿里商旅就又可以拿800萬元出去賒銷,提供給另外的80家企業。前面的企業在逐步向阿里商旅還錢,這個過程又可以對外賒銷。只要手上有欠款,就又可以給網商銀行做保理。
“我們現在做的商旅服務行業,結算是重要的功能點,商業賒銷是有業務場景的商業信用,有別于金融信用,但是依靠金融體系做底層支撐的,商業信用要以商業邏輯判斷,商務旅行的核心價值在服務。”徐慶倫說。但是商業信用也勢必牽扯到壞賬等問題,阿里商旅又是如何做好風險管控和信用評價,杜絕壞賬出現的?
徐慶倫透露,能夠實現對企業做商業授信,其實是依靠阿里商旅背后的兩位金融系大哥:螞蟻金服旗下的企業芝麻信用和網商銀行。通過網商銀行和支付寶的結算能力,結合企業芝麻信用分,建立起一套商業交易和授信的邏輯。
“企業級的芝麻信用,會跟國家工商總局,法院涉訴信息網、黑名單庫等對接,把大數據的功能利用起來,做商業性分析,相對來說,比金融的風險建模更寬泛些。”徐慶倫稱,“我們可以獲取公開數據和企業授權數據,評判商業信用畫像。如果后期出現負面信息,比如公司或法人被起訴,我們會暫停做月結,讓該公司現結出票或停止出票。”
更多相關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