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機商標侵權愈演愈烈 怎樣維權(一)
在被侵權的機器商標上加貼“小心輕放”,堂而皇之避過監管人的耳目,于是一批批印有國際著名品牌的縫制設備就這樣流入到了市場,并以比正品便宜至少一半的價格沖擊市場。而原本是國內某縫機企業品牌的商標,卻赫然發現被人以其他行業產品的名字注冊為同名商標,并在相關專業媒體上大肆叫賣。類似這樣新的商標侵權手段,近來不斷在行業內出現,讓相關當事企業很“受傷”。而如何識破這些花樣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維權,是擺在相關執法人員和當事企業面前的一道 “高考題”。
花樣一:惡意售賣他行業同名商標
L品牌這幾年發展得不錯,成功從三線品牌跨進了二線品牌。但沒想到的是,過去不讓人待見的L由于地位日漸提高而導致它也成為了被“侵權”的對象。只是這一次,被“侵”得有些“與眾不同”。
L品牌發現,它的品牌名字突然出現在一家報紙的分欄廣告中,但內容讓L方大吃一驚。原來,在這個小廣告里,廣告方以較大的字體標注要出售L品牌使用權。與此同時,直接打電話前來詢問L方的業內熟人絡繹不絕,他們都對L方在業務蒸蒸日上之際突然要賣掉品牌而感到大惑不解,以為L方資金鏈上出了問題。這讓L方異常氣憤卻又苦不堪言。
L品牌按照廣告上提供的電話打過去想興師問罪,沒想到對方卻振振有詞地說他們雖然注冊的名字相同,但行業類別完全不一樣,根本不構成侵權。原來對方是以建材類注冊的,他們故意選擇在L品牌的行業媒體上打廣告,就是想故意混淆視聽,給大家造成誤會,借助L品牌在業內的知名度而迅速把商標賣出去。
L方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不得不采取息事寧人的方法把大事化小,最大程度地減小負面影響。于是,L方只能跟對方進行談判,想自己出錢把本屬于自己的品牌給買回來。好在對方也并沒有過于糾纏,最后L方花了20萬元買回了這個牌子。
點評
吃一塹長一智,事后,L方去工商局把所有可能遺漏的領域全部進行了注冊,盡管也花了一筆錢,但是,比起日后可能再遭遇侵權的麻煩和損失相比,這實在算不了什么。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