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征進口稅額下調 國際代購進貨成本增三成
進口征稅額門檻降至50元,將導致網絡代購的進貨成本至少增加三成。
海關總署日前發布《關于調整進出境個人郵遞物品管理措施有關事宜》的公告,規定自今年9月1日起,個人郵遞進境的物品只有應征進口稅額在人民幣50元(含50元)以下的才能免于征稅,否則將依法征收進口稅。而在此之前,海關對郵寄物品征稅的起點最高為500元。消息一出,即刻打破了國內國際代購業務領域的平靜。業內人士表示,進口征稅額門檻降至50元,將導致網絡代購的進貨成本至少增加三成。
記者接觸的幾家淘寶網上著名的國際代購店店主普遍指出,提高郵包進口稅對其業務會產生較大影響。“我們估計有一多半的商品做不下去了,成本太高了!”“美貨滿倉”的店主對本報記者直言。
還有一位不愿具名的店主對記者說,進口稅額門檻提升至50元,將導致進貨成至少本增加三成。
當前,網上熱銷的國際代購產品多來自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商品種類從化妝品、服裝、鞋帽、首飾到食品、電子產品,應有盡有。而且,這些國際代購產品多為奢侈品。如果進口的免稅門檻定在50元,幾乎涵蓋了所有代購商品。對于賣家來說,稅費增加的局面意味著,賣家不得不在利潤和成本中重新尋找一個平衡點。
據記者了解,從事代購職業的多是在國外留學的學生或者經常出差的“空中飛人”。顧客喜歡從網站上代購,并支付10%~15%的代購費,即使這樣,也比在國內專柜購買的國際品牌產品便宜很多。比如,倩碧的明星產品黃油,125ml規格的在國內的售價為460元,代購價格為200元左右;蘭蔻催眠睫毛膏在國內專柜售價為330元,而代購價則為160元左右。代購價格也就相當于國內專柜價格的一半左右。這就不難理解為何國際代購市場異常火爆了。
那么,此次提稅的成本會否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有店家坦言:“賣家做的是生意,謀取利潤是最終目的。所以,這筆額外增加的成本免不了要由消費者分擔一部分。但是,消費者愿不愿意埋單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無論如何,免稅門檻的提高將給龐大的國際代購市場以沉重一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