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申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森林:激情綻放亞麻夢
每一次采訪李森林,總有一些新的收獲
去年年底,震澤鎮商會換屆,李森林連任會長,這是眾望所歸的一個結果,李森林卻說,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李森林和新申集團以及新申集團的亞麻產品,其實早已成了震澤的一張經濟名片。說到震澤的發展,李森林是繞不開的一個名字,20多年來,他和他的新申集團不斷發展,創造了許多奇跡。
與李森林交談,佩服他明晰的思路和對事業的執著,也正是有著過人的膽識、不懈的追求以及長期積累起來的“德”,他的品行和一舉一動影響著震澤眾多的企業家在發展地方經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做企業的有兩種人,一種是引領行業,一種是隨波逐流,李森林自然屬于前者
李森林像很多蘇商那樣白手起家,從干農活、當小隊長開始積累經驗,完成原始的資本積累,再從市場的夾縫中尋找商機,靠頭腦靈活和拼搏的精神,一點點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經過20多年的精心打造,他的新申集團有限公司,到2002年傳統的產業已形成相當的規模,并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在這種情況下,在周邊絹紡企業比比皆是,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的環境中,企業如何求得進一步的發展,是擺在新申集團掌舵人李森林面前嶄新的課題。
當時,吳江及周邊地區掀起了一股“噴水、噴氣織機熱”,許多廠家看到別人“上織機,賺大錢”,紛紛效仿進設備。一時間,“xx化纖織造廠”“xx化纖噴織廠”如雨后春筍般地冒了出來。是隨潮跟進,還是另辟路徑?這是一個難題!也正是考驗一個企業家是否有敏銳的市場眼光和企業能否獲得長足的發展;考驗一個企業家是否有魄力和敢為人先的精神。
經過走訪專家,深入調研,李森林堅信:最佳定位應該是競爭對手相對較少、利潤空間相對較大的產業。如果“一風吹”、“一邊倒”,搞低水平重復、盲目跟進的企業,隨著市場的飽和肯定會栽跟頭、吃苦頭。與此同時獲得一則重要的信息:亞麻作為綠色產品,在崇尚自然、回歸自然的大背景下,正悄然興起……。歷史上,亞麻的主要產地在歐洲,由于發達國家勞動力價格上揚,生產成本增加,產品競爭力下降,迫使歐洲的亞麻業實施了“西錠東擴”;在我國,原先的亞麻主產地在東北黑龍江省,比較代表性的是50年代由前蘇聯援建的“哈爾濱亞麻廠”等一批企業。由于在計劃經濟的框架下,受舊體制的約束,一些國有企業進退維谷、步履艱難;而改革開放的大氣候,使東南沿海地區的一些企業脫穎而出。他們以敏銳的市場眼光,全新的經營理念,紛紛搶灘亞麻業,從而形成了“北麻南移”的新格局。國際上歐洲亞麻產業向亞洲轉移,國內“北麻南移”,無獨有偶,這兩大千載難逢的機遇,讓李森林洞悉了。他抓住了這歷史性的機遇,定位亞麻,錯位發展。
于是引人才、建廠房、上設備等一系列的工作緊鑼密鼓而緊張有序地進行。在2002年的4月,新申集團的子公司新申亞麻有限公司成立。僅僅一年時間,新申的亞麻生產就翻了20倍。新申集團以“起步遲、起點高、發展快、發展空間大”的特點異軍突起,后來居上,一躍成為震澤鎮亞麻絹紡行業的龍頭老大,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產業升級,打造品牌,這是整個大環境的需求,更是李森林內心的一種自覺追求
2006年,震澤鎮被評為“中國亞麻絹紡名鎮”,這個閃閃發亮的金字招牌浸透著李森林的汗水,在打造震澤鎮的板塊經濟方面,他是功不可沒的。與之俱來的是,李森林在中國亞麻舞臺的聚光燈下熠熠生輝。新申集團作為“中國亞麻絹紡名鎮”的領頭羊,已躋身全國麻紡行業競爭力前10強,被授予“江蘇省民營科技企業”、“環保達標企業”、“A級信譽納稅人”,被中國紡織協會授予“紡織產業集群發展突出貢獻獎”。
但新申人確切地說李森林并沒有滿足于已經取得的斐然成績。{page_break}
有人說“想一年收獲就種花,想幾年收獲就種樹,想一生疏狂就種觀念”;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胸懷有多大,事業就有多大;能夠看多遠,就能走多遠。”正是這種觀念,李森林帶領新申集團,決心把企業做大做強,拉長產業鏈,創造品牌,打出“讓世界亞麻更精彩”BETTER LINEN,BETTER XINSHEN!這一振奮人心的口號。
新申集團采用法國、比利時進口亞麻原料,花型獨特新穎。公司擁有先進的英國麥凱麻紡設備19000錠,意大利無梭織機480臺,年紡紗能力達3600噸,織亞麻面料1200萬米以上,染色及半漂后整理布達300萬米以上。在此基礎上,為了擴大產業規模,集團還將產業觸角上溯到亞麻的原料種植階段,已在新疆、東北建立了3萬畝原料種植基地。這個不凡之舉印證了一句箴言“走馬觀花不如下馬栽花”。從亞麻種植到面料加工,從服裝生產到成品出口,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使企業日臻完善。
這是李森林建立亞麻王國的夢想之舉,有夢想才有未來,而新申的夢想正在一點點地實現。在企業取得階段性的成功之后,李森林又開始了他的亞麻品牌建設之路。用李森林的話說就是從質量到品牌,而且是創國際品牌,要叫得響,叫得硬。
當今社會,科技日新月異,競爭日趨劇烈,誰掌握了高科持,誰就搶占了發展的制高點,誰就贏得了市場的主動權。新申集團把科技創新、技術進步、產業升級作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主要任務來抓。在硬件建設上,舍得投入,引進當今世界上先進的亞麻生產裝備,從德國蘇拉公司引進了性能卓越的全自動絡筒機,大大優化了接頭技術,使生產的亞麻筒紗成型美觀、張力一致、重量相同,糙點極少,對提高布面的平整度效果明顯。亞麻入庫一等品率達99.24%,居同行業前列。軟件建設,嚴把質量關,“天天質量”。從精選原料、更新設備、優化工藝、完善檢測,到加強員工隊伍的培訓、技術練兵等各個環節上都強化管理,做到層層把關,道道設防,把一切質量問題消失在萌芽狀態,確保公司的產品質量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一流的企業搞品牌,品牌具有強大的號召力和影響力,知名品牌就是企業的名片。作為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企業家李森林指出:品牌的附加值即品牌的力量、品牌的價值不容忽視,現在已經進入了服裝品牌勢在必行,已經成了當務之急。因此找準市場定位,竭力打造品牌預示著李森林的再度輝煌。近些年來,新申集團與Zara、H&A、Nautica、LizClaiborne、Perry Ellis、JackJonse、Target等著名國際品牌建立了優良的合作關系。外借國際先進設計和管理理念,嚴格內部管理體制,使新申創造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亞麻品牌。亞麻產業是一個朝陽產業,又是一個綠色環保產業,其織物的特點是:輕薄、飄逸、柔軟、典雅,手感舒服,透氣性、吸濕性、清爽性、排濕性強,對人體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2007年,新申集團有限公司的“新申”牌亞麻布獲得中國名牌產品稱號,目前,“新申”亞麻面料占國內市場份額的10%,公司采用進口亞麻原料、國際生產標準,產品均達到國際優質產品要求。
2009看,新申集團經江蘇省發展改革委員會立項批文成立省亞麻紡織工程技術中心,中心聘請東華大學、蘇州大學等國內知名教授及中國麻紡協會等專家學者進行技術合作與聯合開發。能獨立完成亞麻紗及功能性亞麻混紡產品的研制工作,能獨立或與外單位合作開展不同產地亞麻原料前處理一脫膠的研究工作,重點進行高支(50Nm以上)、超低支亞麻紗新產品、新工藝研究,開發功能性混紡紗及面料,計劃每年有3~5個新產品完成實驗室(小試或中試)研究及新產品申報工作,從而使“中心”的研發能力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李森林的理想就是要開發出高附加值的產品,要爭到亞麻行業的話語權,要做世界亞麻業的領跑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