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沿岸集裝箱運輸的發展有哪些條件決定?
長江沿岸集裝箱運輸的發展決定于以下五個條件:
一、長三角成為長江沿岸集裝箱運輸發展的龍頭
長三角這塊占全國2.2%陸地面積,10.4%人口的地方,創造出了占全國22.1%的國內生產總值、24.5%的財政收入和28.5%的進出口總額。長三角已形成城市集群、產業集群與港口集群,成為拉動全國經濟增長的重要貢獻地區。
長三角基本上是兩頭在外,進出口額占全國28.5%,利用外資1500億美元,集裝箱運輸有巨大的需求,也有這樣的條件。高速公路3251公里,占全國的12.9%,內河航道里程36322公里,占全國的29.9%,有12個主要港口,集裝箱吞吐量2003年已達1800萬標箱,以年均14%速度增長。為了有利于進一步發展,長三角地區規范了集裝箱運輸市場,實現了區域一體化。
長江干線與沿海南北航線已連接貫通,形成"T"型集裝箱水運通道。
二、集裝箱運輸的巨大需求
國際貿易貨物量的85%要通過海口和港口,主要方式是干散貨運輸、油輪運輸和集裝箱班輪運輸。近年來,世界海上集裝箱運輸一直保持高速發展,21世紀初有望年增7.2%,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由1980年的3635萬標箱增長到2003年的2.44億標箱,預計2005年將達到3.2億標箱。
集裝箱運輸是交通運輸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產物,近十多年來,我國港口集裝箱以年均30%以上的高速度持續增長。2003年達到近4800萬標箱,絕對箱量首次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位。
三、沿長江運輸大通道的建設
根據"十五"與"十一五"規劃,國家要加強國內運輸大通道建設,包括沿長江運輸大通道。由公路、鐵路和水道組成,連接長三角和長江沿線各地的大通道,是我國東西部交流的中部走廊。沿長江大通道將充分發揮長江水道的作用,但同時要加強陸上交通基礎設施的投入。
在長江沿岸,上海、武漢、重慶是帶有全局意義的大型綜合交通主樞紐,在全國舉足輕重。{page_break}
四、高速公路快速發展
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大、速度快,既具有通道功能,又具有集散功能,是綜合運輸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預測,2010年我國公路貨運總量為150億噸,2020年為200億噸;2010年公路貨運周轉量為9800億噸公里,2020年為15000億噸公里。為此,有關部門正在編制國家高速公路網發展規劃,2003年中國已有高速公路2.97萬公里,列世界第二。到2010年將達到5.5萬公里,2020年將達到8.2萬公里,建成后,東部地區平均30分鐘、中部地區平均1小時、西部地區平均2小時上高速。
目前,高速公里是港口集裝箱集疏運的主力,承擔了84%的集疏運工作量。到2003年底長江流域各省高速公路發展較快,江蘇超過2000公里,浙江、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川、云南超過1000公里。
五、集裝箱運輸車的發展
在全世界,廂式半掛車與集裝箱拖掛車已成為公路貨運的主要裝備,發達國家占公路貨運量的90%,已成為一個國家交通運輸綜合水平的重要標志,美國每年進出口700萬標箱,有三分之二通過汽車運輸,平均運距為800公里。這種運輸可提高效率30-50%,成本降低30-40%,油耗下降20-30%。中國的集裝箱運輸當前主要為外貿服務。但"十五"規劃要求發展廂式貨車、集裝箱拖掛車、特別是8噸以上的多軸重載大型汽車。不僅為外貿,也為內貿服務,特別是物流活動中的門到門服務。
但目前中國貨運車輛運力結構不合理,車輛總體水平不能適應公路特別是高等級公路的發展。貨運車輛以中型普通敞篷貨車為主,高效低耗的重型貨車、廂式貨車、集裝箱拖掛車和各類特種專用汽車所占比重低,到2000年全國民用汽車保有量為1609萬輛,其中從事道路運輸的汽車為570萬輛,在貨車440萬輛中,普通載貨汽車430萬輛,占98%,而集裝箱拖掛車、零擔車、大件運輸車、罐車及冷藏車等專用汽車9.9萬輛,僅占2%,而在美國,汽車貨運量中,70%使用專用貨車運輸。
與集裝箱運輸車配套的是集裝箱。中國已是集裝箱生產大國,現有生產能力與銷售均占全球產銷量的60%以上,是中國發展國內外集裝箱運輸的強有力基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