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價暴漲原因多 游資炒作是其一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前不久鄭州期貨交易所的棉花價格再次漲停,達到了近2.4萬元/噸,一個月上漲了40%,與去年同期棉花價格相比翻了一番。“瘋狂的棉花”不僅創造了國內10年間的最高紀錄,也突破了國際棉價15年來的最高點。在棉花總產量占全國40%的新疆,目前棉花收購價最高已經達到12元/公斤,接近去年的兩倍。隨著氣溫的降低,一路走高的棉價能降下來嗎?現在我們連線中央臺駐新疆記者張雷,了解一下最新情況。
主持人:現在天氣急劇轉冷,對新疆棉花采摘和收購影響大嗎?
記者:有一定的影響,這個影響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低溫,另外一個是雨雪。相比較而言,雨雪對新疆棉花的產量和質量影響是比較大的,因為現在已經到了采摘的后期,采摘期大概還有20多天,現在只能說,希望這期間氣溫能夠有所回升,特別是雨雪天氣少一點,這樣可能對棉花的影響就要小一些。
主持人:現在關于新疆棉花價格瘋漲的原因說法很多,有一種說法是因為浙江商人游資的炒作,從你了解的情況來看這是主要的原因嗎?
記者:應該說這只是原因之一,造成今年新疆棉花暴漲的原因是多棉花的積極性。第四個就是銷售環節,民間游資介入炒作了。
如果說前面三個原因是出于符合市場規律的一種調節,那么現在看來,第四個原因,就是民間游資炒作,應該說是一種市場投機行為,它起到了對價格上漲推波助瀾的作用。現在情況是這樣的,在上面幾個原因的綜合作用下,新疆棉花的價格像你剛才說的,已經高得出格了,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的,有點帶賭博色彩的棉花股市一樣,像炒股票一樣,一方面棉農大量囤積棉花觀望,他希望有個更好的價錢出手,希望牛市,但是現在采摘下來的棉花囤在家里面,沒有賣出去,沒有換成現金,還要不斷地支付采棉工的勞務費,今年的勞務費比去年上漲1倍多,去年采摘一公斤棉花大概只要付2塊錢的勞務費,這樣只出不進,萬一后面的價格低于12塊錢的話,棉農的收益就會減少。另一方面是現在的棉花加工企業,它的許多加工地是去年就和棉紡企業簽訂好了的,如果不履約就要失信,目前的情況來看,棉花收購的價格已經高出了加工后在市場里的棉花交易價格,就是2.4萬元/噸,專家把它作為一個最高限,高了以后企業就要賠本。
現在為了履約,企業只好賠本,高價收購一部分棉花,除了這一部分以外,現在很多棉花加工企業他們不愿意收購棉花,也觀望。據我們了解,現在很多企業開工不足,有很多廠幾乎就沒有怎么生產,至于這個中間環節的棉花經紀人,就是我們常說的“倒爺”,他們的態度現在也不一樣,有一些老的賣家,他們顯得比較理性一些,他們擔心如果再這么高的價格收購棉花,如果最終賣不出好價錢的話,棉花可能會砸在自己手里,他們也在觀望,就是這么一個情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