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零售商苦言:今年客流減少一多半
12月7日晚六點,天已經黑透了。北京紀家廟的行人借著道旁商鋪從櫥窗透出的燈光匆匆趕路,偶爾也會被櫥窗上貼著的“棉服特惠100元起”的海報吸引,走進店里看看。
“穿透·麗”的店員們正在和供暖人員協商解決地下管道漏水的問題,對方要求當即挖開店里的地面,導購小段不大樂意:“現在可不行,六點到七點正是營業高峰呢,這兩天生意本來就不好,挖開誰敢進來呢?”
小段是山西人,兒子不滿周歲,是個能干的年輕媽媽。2009年4月紀家廟分店開業,她被調來這里,此前在“穿透·麗”分布于北京的三家分店中,也稱得上資深員工了。紀家廟分店營業面積約120平方米,在并不寬闊的豐臺東路上竟顯得敞亮,店分兩層:一層主營男裝及休閑女裝,二層陳列著各式時尚女裝,或有鞋飾出售。
影響超過金融危機
供暖人員走了,小段坐回收款臺,挖地之事沒了下文,顧客也不見了蹤影。今年9月底以來,服裝批發價格忽然漲了20%-30%,入冬之后又漲了20%-30%,數皮衣、棉服和羽絨服等應季產品漲勢最兇,來店里光顧的顧客人數卻沒有同持續走高的價格成正比,店里生意沒有從前好做了。
“往年不會這樣啊,同款同質量的衣服,上一年是什么價位,這一年還會是什么價位。去年全球金融危機都沒有這么大影響,今年要想多賺錢,你想都不要想了。”她順手指指樓上時尚精品區的模特,模特身上套著一件黑色棉里PU皮夾克,去年賣190元,今年居然要260元。小段表示這個價格同往年一樣是批發價的基礎上加了40%形成的,店里其他服裝也大致如此。
小段對于店面的貨物來源“嘴巴很嚴”,說店里的服裝一部分來自廣州,而當聽到北京某些大型服裝批發市場的名字時,她一概含混地點了點頭。“剛漲那會兒我去進貨,一看價錢我就說這么貴怎么賣啊,沒法賣,他們都說棉價漲了嘛。”批發商給出的解釋讓她無從還口,“還聽說南方服裝廠去年大批裁員,今年卻招不滿,人力工資也漲了。這一來二去的,可不就貴了么。”
一路狂飆的服裝價格讓小段和同事們在2010年下半年倍感煎熬。起初,小段她們一面心存顧忌地減少了進貨量,一面跟抱怨的顧客不斷解釋漲價的合理性;而后隨著嚴冬降臨,她們還是咬咬牙進了一大批冬裝。這個決定目前看來,風險頗大,“總體來說,現在我們店的客流量相比往年還是減少了一半左右。”
艱難的討價還價{page_break}
店門作響,小段立刻轉頭張望,兩眼放光。兩個女孩卷著室外的冷空氣鉆進店里,其中一位生著水靈大眼睛的顧客與笑逐顏開的導購們寒暄一番后,徑直大步走向二樓。小段說她倆在附近醫院做護士,“大眼睛”特喜歡買衣服,是店里的熟客,言談間跟隨她倆上了樓。
“大眼睛”迅速準確地從貨架上拎出一件駝色夾棉里長外套,穿上身走到鏡子前擺弄再三,甩甩躺在毛領上蜷曲起來的長發,湊到小段面前笑得格外甜。“跟你說多少遍了,美女,給你的已經是最低價了。你看,特價229元,會員卡88折,200元不能再少了。”小段走下樓,“大眼睛”跟到樓梯口撅著嘴比了個“八”的手勢,小段搖頭不再看她,“大眼睛”不大情愿地換下衣服,嘟囔句“白來了”,走出門去。
“她這是讓我們給打八折呢,哪兒打得起?從11月開始,我們就一直在針對部分貨品進行特價優惠,包括應季的厚毛衣、棉服等等,原先在140元-190元價位的,現在都100元起了。”小段表示這一措施還是挽回了20%左右的顧客,讓店內生意有所“回溫”。
晚7點,另一位導購拎著包子回來當作晚飯,小段則等待下班回家照顧小兒子。“大眼睛”最終還是回到店里,花200元買下了那件大衣。一小時內,“穿透·麗”來往顧客9人次,售出服裝3件,營業額510元。“大眼睛”推門而出的冷氣將本不濃郁的包子味兒散得一絲不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