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企業年尾是歡喜還是憂愁?
冬裝是否追加 春裝是否生產 價格上漲多少
距離農歷春節只有近十幾天的時間了,可以說,這是每年冬裝銷售旺季最后一個小高潮的開始,隨著寒冷天氣的迅速降臨,全國各大商場紛紛傳來冬裝銷售良好的消息。在這樣一個辭舊迎新的時刻,各大服裝品牌都力爭在今季冬裝的銷售上有一個完美收官。
冬裝銷售 歡喜還是憂愁
記者走訪了北京幾家大型百貨商場,發現各大品牌專區的銷售人員仍舊熱情飽滿的為顧客介紹冬裝產品及折扣信息。2010年物價一漲再漲,但消費者的購物熱情仍未有所下降。走進專柜,很多款式已經斷碼、缺貨。收銀臺前,一直有顧客等候結帳,甚至出現了排隊現象。
翠微百貨女裝部負責人介紹說,今年的羽絨服價格比起往年漲幅有20%~40%,由于最近氣溫突然下降,這個月羽絨服銷售持續上漲,占到了商場總營業額的近1/3。除此以外,保暖內衣、羊毛衫等冬令商品銷售都比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增長。雪蓮品牌的銷售人員介紹說,羊絨、羊毛服裝的款式設計越來越時尚化、個性化,因此銷售也是一路飄紅,比去年同期上漲近40%。在采訪中,很多消費者都表示,天氣忽然變冷,希望添置新的保暖衣物。而且物價一直在漲,可能明年還會漲,現在快到春節了,商場還有折扣,先購置一些,明年還能穿呢。
“女裝品牌玫而美的銷售比去同期增長了近50%,現在商場里玫而美冬裝的很多款式已經賣斷貨了。”該品牌銷售負責人介紹說,“一方面,是企業多年的品牌經營,給消費者留下了良好的信譽,才使得我們能夠在眾多的女裝品牌中長期保持良好的銷售業績。另一方面,也是價格的持續上漲,觸動了消費者,人們覺得現在不買,以后還會漲。”
盡管銷售市場整體一路走紅,但由于企業自身情況各異,也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對紡織服裝企業來講,冬裝的銷售利潤是一年中最為可觀的。但是,去年在棉價、原材料、工費等種種費用上漲的情況下,服裝企業的生產加工成本有所上漲,必然導致終端銷售價格的上漲,這使得有些服裝企業不得不調整自己的銷售戰略。還有一些企業則為是否追加生產冬裝犯愁,面對現在銷售火爆的已經斷碼的產品以及將來春寒時間延長的一種可能性,讓他們舉旗不定。
春裝市場 看旺還是看衰
由于近期的氣溫驟降,大部分服裝品牌在一些北方城市都推遲了春裝的上市,可以借此機會清除庫存,回收成本。為了烘托節日氣氛,部分品牌從一月底開始,春裝陸續上架,男裝春裝將于2月底才開始上架。同時,年底各大商場促銷活動接二連三,新品不參加已成慣例,因此消費者更加青睞折扣商品。一位剛采購完打折商品的消費者坦言,冬春之交,她首選過季折扣品,尤其是流行元素較少的服飾,因為它們可以留到明年穿,而對新品春裝,則抱“可買可不買”的態度。因為現在不少秋冬裝面料也趨向輕薄,顏色也很鮮艷,春天對北方城市而言極為短暫,即使突然來臨,也無需急著購置新裝。采訪中,大部分商家也表示,天氣持續低溫,使年終冬裝銷售進入最后沖刺階段,春裝銷售旺季估計要等到春節以后了。
“這兩年,每年春裝都有10%~20%的漲幅。”某商場服裝部門負責人透露,“相比起新款春裝,基本款春裝的漲幅是最明顯的,因為這些款式歷經幾年之后,已經成為廠家的當家產品,每年小做一些改動,換個顏色、改一下條紋,就能直接上市,并且銷量都不差。”
近些年衣服價格一直呈直線上升的趨勢。雖說這幾年物價是整體上揚,但相比柴米油鹽幾毛幾塊的漲幅,很多品牌服飾一漲便是數百元。服裝的定價由很多因素決定,包括生產成本、中間銷售環節、流通環節的費用等。理論上來說,這些生產過程中所面臨的物價波動,最終都會反映在產品的價格上面。
但是,2011春裝預警依然存在,今年春季有多長?是否會像2010年一樣,一脫冬裝,就換夏裝?這些問題成為服裝企業心中的隱憂。盡管現在很多服裝品牌的春裝都已經上市,但是,記者發現,2011年春裝以經典款為主,顯然,服裝企業是有備而來,即使今年春裝銷售季節不長,這些經典款也不至于很快過時。當然,有一些服裝企業干脆就不生產春裝了,取而代之的是設計一些沒有明顯春夏界限的春夏款。
服裝價格 一漲而且再漲
對于服裝價格上漲的原因,業內人士表示,這主要是由于服裝生產的成本增加及部分面料價格上漲。同時,受國際大市場影響,國際國內棉花資源進一步趨緊,服裝面料、輔料價格上漲、部分高檔布料價格上漲,也促成了服裝價格整體上揚。{page_break}
棉價泡沫不會在短期內破滅,用工荒問題日益顯露,勞動力價格也是往上走。衣服的進價增高是因為整個生產成本增加了。以前,“中國制造”服裝競爭力之所以強,很大原因是因為便宜,而便宜是建立在勞動力廉價的基礎上。而現在,二代農民工的要求高了,待遇低就不干。以前月薪1000多元搶著干的工作,現在可能兩三千元才能招到人。勞動力價格趨于正常,也是中國經濟成熟的一個表現。不過出于競爭,服裝企業會把這個壓力,通過管理等環節先內部消化,等承受不了了,再轉嫁到批發市場。同理,零售商也會先自我消化,最后才到消費者環節。
店面租金、水電等運營成本的漲價也導致銷售渠道成本的上升。另外,商場的一系列促銷活動,也增加了廠商的流通成本,也是導致服裝提價的主要原因。據專家分析,“一件衣服,原材料成本在價格中的因素還是有限的,流通成本的增加才是最重要的。商場促銷力度太大,品牌被逼無奈,只能以下一季的服裝漲價來獲利。”據專家透露,如果單單只有一個品牌調價,消費者肯定會流向其他品牌;而實際情況是,幾乎各個品牌的價格都在漲價。消費者習慣于橫向比較,幾個相近品牌調整之后價格也相差無幾,因此不少消費者對于漲價也很無奈。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