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棉花現貨價格均連續出現上漲
春節日益臨近,而棉花現貨價格卻再現上漲行情。1月25日,代表國內棉花現貨價格的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 Index328)報收于28205元/噸,比月初上漲約3%,同比去年漲幅更高達89%。
當月,除去1月6日略微下跌之外,328指數在其余監測日內均連續出現上漲。
采購轉冷無礙價格上漲
2010年,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 Index328)從年初的14879元/噸漲至年末的27508元/噸,漲幅達到85%,11月份最高時328指數曾觸摸至31302元/噸的歷史高位。
不過,在一系列政策調控下,大宗商品價格出現回落,棉花價格因前期漲幅最大、漲速最快,泡沫最為嚴重,下跌幅度也最明顯。11月中旬到月底,不到20天時間,鄭州棉花期貨下跌幅度近25%,現貨銷售價格下跌超過16%。但進入12月份后,棉花價格再次出現上漲。
業界表示,當前棉花價格是正常供求關系的反映。中國棉花協會稱,目前全國棉花采摘基本結束,預計2010年全國棉花總產665萬噸,同口徑比較,較上年減少2.1%。
中國第一紡織網最新發布的報告也顯示,2010年以來,受全球經濟強勢復蘇影響,涉棉各環節的企業開始補充因金融危機而調低的庫存,同時內需在政策刺激下明顯增長,出口持續好轉,特別是國內紗價開始大幅攀升,帶動棉價上漲。
當前,隨著春節的日益臨近,紡織廠放假提上日程,不少棉花加工廠也已停機。但在電子盤連續上漲的帶動之下,棉花現貨市場報價依然堅挺,企業對春節后市場看漲心態繼續加強。
短期之內,紡織廠補庫存結束,現貨價格不斷走高,采購逐步變冷,預計節前采購將維持清淡,棉價將穩中有升,節后隨著國內棉花消費的逐漸啟動,下游旺盛的需求有望推動棉價繼續上漲。
產業鏈喜憂互現
一紡分析師汪前進指出,棉花價格上漲利于增加棉農收入,穩定新年度植棉面積,當然,高棉價也給棉花企業、紡織企業經營帶來高風險。“現在的棉價在尋求一種平衡,要做到棉農、軋花、紡紗、織造、服裝床品商、最終客戶多贏的局面,還有待時日,但廉價紡織品的時代已經結束。”
從種、采成本分析,汪前進預計2011年棉花預期價格底部為22500元/噸,在沒有大的金融危機再度爆發的前提下,棉價回落到2萬以下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但在國家加大調控力度之后,快速創新高的可能性也不大,3萬元上方已成政策風險區,不過,年度后期在外棉拉動下仍有繼續創新高的潛在動力存在。
棉價的上漲壓力不斷向織布、印染、服裝、家紡等下游產業傳導,同時,由于棉價對作為替代產品的粘膠、氨綸和滌綸價格的示范作用較大,也帶動了這些化纖價格的上漲和震蕩。
已經公布2010年年報的華茂股份便因為棉價上漲推動了紗價及布價的相應較快上漲,毛利率連續四個季度提升,全年毛利率15.96%,同比增加7.24個百分點。同樣,江南高纖也受益于棉花漲價推動的滌綸價格上漲,公司三、四季度營業收入分別為3.90億元和4.22億元,其中四季度毛利率達到19.38%,遠高于2010年前三季度的10.96%。
不過,高企的棉價也給國內部分紡織服裝企業帶來嚴峻考驗,一些大眾化、差異性小的產品提價困難,無法順次消化成本上漲的壓力,進一步使利潤空間遭到壓縮。此外,棉價的大起大落,也影響紡織企業的成本確定,進而導致企業接單困難,企業只有采取包括限產、減產、停產、調整原料比例等措施應對。
汪前進表示,上游價格的暴漲能否真正有效傳導并長期維持,才是棉花價格后期值得關注的關鍵。目前終端產品的價格上漲已經開始出現,可以肯定的是,從原料至紗布再到面料服裝的通脹已經形成,未來從上至下的價格體系將重新確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