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企業的甜與苦:訂單是多是少?
5月11日,由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主辦、扶溝縣人民政府承辦的河南省“標準杯”巧媳婦工程暨紡織服裝產業轉移論壇扶溝現場會隆重召開。
會上提出的“巧媳婦工程”不但成為數百名與會嘉賓探討的焦點,同時也引發了我們對與產業轉移相關的訂單轉移現象的背后原因以及未來前景的新一輪思考。
訂單轉移的甜與苦
南山紡織服飾公司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緊密紡面料生產基地及現代化的高檔西服生產基地,同時還擁有保羅·貝塔尼等3個自主品牌。既做紡織又做服裝,在2008年金融危機后,南山服飾副總經理汪澎洪逐漸看到了兩者合作的甜頭。“找我們合作的大客戶越來越多,他們希望企業能夠提供一站式服務。”
龐大的生產加工能力使南山服飾不僅生產自主品牌的服裝,也進行一些代加工。但是,2010年全面爆發的招工難以及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使南山服飾面臨著生產壓力。一邊是大額的訂單合作,一邊是生產力及生產成本的限制,南山服飾選擇了轉移訂單。汪澎洪介紹說:“從去年到現在,形勢還是很好的,我們與陜西、安徽、河南等地的企業都有合作。我們把把附加值較低的產品加工向外轉移,有些還轉移到了東南亞。”
少量轉移 各取所需
主要從事外貿出口的英杰制衣公司近年來也開始將部分前期的生產加工環節轉移到河南。該公司總經理李彬善表示,中西部地區招工稍微容易些,但帶來的改善效果并不十分明顯。香港波瑞德斯國際服飾有限公司以外貿出口為主,2008年進入內銷市場,迫于成本壓力,也于去年年底開始向山西、河南等幾個服裝大省轉移訂單。
企業紛紛進行訂單轉移,但原因各不相同。
汪澎洪表示,由于受勞動力成本的影響,必須開始進行訂單優化。“面料采購、生產等涉及交貨期的問題,由于來尋求合作的比較大的國際性公司越來越多,為調節自身的生產周期,公司選擇了訂單轉移。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也篩選出了一批好的合作伙伴,增加了客戶量,以推動企業的發展。”目前,南山服飾正在當地新建一個園區,以擴大加工生產能力,并考慮在中西部地區建立工廠。
波瑞德斯國際服飾公司進行訂單轉移主要是為了降低加工費用。“同等質量的情況下,中西部地區的加工費用低一些,能便宜10%左右。”該公司董事長范曉嵐說。
對于李彬善而言,則主要是為了解決勞動力問題。在外貿環境極為不利的情況下,企業紛紛轉戰內銷市場,但李彬善仍堅持100%做外貿。
這些企業還有一個共同點:轉移出去的訂單非常少。南山服飾轉移的訂單量約占整個產能的20%;英杰制衣公司轉移的訂單量約占訂單總量的10%,且轉移出去的大多為基本款服裝,對技術要求相對簡單些,而且后期加工仍由自己公司完成。波瑞德斯國際服飾公司轉移的訂單相對多些,約為總訂單量的40%。
訂單轉移過程中有許多細節需要注意。首先,根據本公司具體情況,建立一個選擇標準,對接單企業進行全面評估,包括生產能力、技術配備、設備配備等。第一步通過后,進行試單,打樣確認,然后再下大訂單。“轉移的訂單盡量是一個完整的訂單,保證同批產品的一致性,分開的話大訂單就變成小訂單,反而增加了成本。”汪澎洪說。
“隨著企業不斷發展,重心必然逐漸從產品逐漸走向品牌。”汪澎洪強調,“制造環節投入多、產出少,只有做品牌,企業才算是掌握了自己的生命力。轉移訂單正是為企業的品牌化運作奠定了基礎。”
擔憂仍在 綜合考慮
轉移訂單,多數企業主要選擇河南、安徽等中西部地區。汪澎洪還詳細解釋了轉移訂單時不同的考慮重點。對于低附加值訂單,在選擇承接方時,最重要的是考慮成本。而對于高附加值訂單,則在選擇承接方時,考慮的就不僅僅是加工費、物流問題,服務、質量水平會成為第一要素。
范曉嵐則主要是考慮承接方的加工產品品質和加工費用。“對于本公司而言,目前考慮的重點仍是成本。我們有10%的訂單是轉移到越南的。”
對于訂單向東南亞地區轉移,大多數企業都持比較樂觀的態度。汪澎洪認為,東南亞服裝市場雖發展很快,但效率不高,員工對產業鏈熟悉程度低,只能進行一些技術要求不是很高的加工生產。“他們那里氣候潮,不適合做毛料服裝等產品的生產。高附加值的產品、品質要求高的產品仍會在國內加工生產。”對此,接受采訪的企業均表示認同。
中西部地區雖然獲得了服裝企業的青睞,但仍存在諸多不足。中西部地區技術力量薄弱,工廠管理不夠規范,員工隊伍整體素質偏弱。因此在訂單轉移時,企業往往是選擇少量轉移,而且基本都是生產加工的簡單環節。為保證產品質量,企業還需要長期外派人員跟單,甚至為其引進設備,彌補當地生產加工廠的一些不足。
“轉移訂單增加了對產品質量控制的難度,我們會配備專門的人員上負責,加強流程控制、質量控制。如果對方的生產、管理水平不是很高的話,對于我們來說,一開始會比較累,還要對他們進行管理人員的培訓等。”汪澎洪說。
自我提升 內部挖潛{page_break}
除轉移少量訂單外,企業還非常注重自身生產管理上的調整。除提高員工工資福利待遇、改善居住環境外,還調整生產流程、縮減工藝,增加電腦設備,減少對勞動力的依賴,提高生產自動化程度和生產效率。
很多企業不愿轉移訂單還有其他原因。通偉服裝有限公司位于廣州,雖然也遭遇招工難問題,但堅持不轉移訂單。“每年來廣州打工的有上萬人,如果招不到,那就是工廠自身的問題。中西部地區很多地方沒有配套資源,生產效率也不高,再加上運輸費用,總體上成本并沒有省多少。”該公司董事長鄺活源說。通偉服裝公司主要通過提高生產效率、更新設備、改善工作環境、培養員工工作熱情來不斷擴大生產規模。“我們也做過調研,熟練工人的確有回老家的,但技術好的工人回去的不多。”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訂單轉移不宜太多。“一般服裝企業所需的面料進行自主研發的比較少,相關信息一般來自合作的加工工廠,因此對他們具有一定的依賴性。如果轉移出訂單,以后合作工廠就不提供或少提供面料信息,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服裝企業產品的提升。而商場里的品牌選擇訂單轉移的可能會多些,他們可以更換供應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