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信用降級,中國企業心慌
受美國國會提高債務上限影響,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標準普爾將美國的主權信用評級從AAA降至AA+,受此影響,美元的信用備受質疑。盡管權威人士一再強調,美元作為主要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不會動搖,新任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也在履新后表示"中國無需擔憂美元資產安全",但實際情況是,全球的美元債主都在遭殃,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美債持有國,由于評級下調使我國外匯儲備中美元資產大幅縮水以及外匯實際購買力大幅下降,正面臨是否繼續持有美債的兩難選擇。中國企業和銀行也因此日子難過。不僅如此,美國經濟當前存在不可忽視的二次衰退風險,這是當前全球最大的恐慌。
人民幣升值減外儲
"中國當前有兩個選擇,或讓人民幣大幅升值,以此來減少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或是繼續購買美國國債。"對于標普下調美國評級對中國的影響,有"末日博士"之稱的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魯比尼這樣分析。但他同時指出,如果讓人民幣大幅升值會打擊出口。他因此得出的結論是:"中國會繼續購買美債。"不過,中國社科院美國所研究員王榮軍表示,人民幣升值以減少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已勢在必行,因為中國未來不管是否堅持持有美債,這種由于外匯實際購買力大幅下降帶來的損失都不可避免。
中國人民銀行7月12日公布的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截至6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已達到3.1975萬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30.3%,排名全球第一。中國外匯儲備已經連續突破高位,引起多方關注。此間分析人士認為,貿易順差仍是外匯儲備數字繼續走高的原因之一。
另據海關總署8月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貿易順差創30個月新高。7月份,我國貿易順差達314.8億美元,比6月增加92.1億美元,創自2009年2月以來的新高。專家指出,在美歐債務矛盾遲遲懸而不決,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背景下,中國必須采取措施縮小貿易順差,減少外匯儲備。
此次美債風波也給中國外匯儲備較為依賴美國債權市場的投資模式敲響了警鐘。央行行長周小川4月18日公開表示,外匯儲備已經超過了中國需要的合理水平,外匯積累過多,導致市場流動性過多,也增加了央行對沖工作的壓力。國務院已經提出要減少外匯儲備的過度積累,對于已經積累的部分一定要管好,其中一條就是要多樣化。
中國外匯研究院院長譚雅玲表示,此次美國債務上限糾紛給中國的啟示是加快長遠的制度改革,減少對美國債券市場的依賴。否則,除了繼續購買美債、歐債等少數品種外,很難找出有足夠深度和廣度的市場,承接龐大外儲。
安邦咨詢首席研究員陳功建議,首先可對現有的美債采取一定程度的對沖等保險措施,防止人民幣出現大幅升值;同時還應加快人民幣可自由兌換進程,提高企業和居民海外投資的自由度,從而增加私人部門的購匯意愿,減緩龐大外儲的增長步伐。
實際上,目前人民幣已出現較大幅度升值。自上周以來,在上演"三級跳"之后,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正式邁入"6.3"時代。以2005年7月匯改前的1美元對人民幣8.2765元計算,匯改至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29.3%,2011年以來累計升值3.5%。上周,人民幣呈現出"急行軍行情"。8月8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由6.4451升至6.4305,單日上行146基點,升值幅度達0.23%,創下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的單日最高升幅。不過,這一紀錄很快被刷新。8月10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連破6.43和6.42兩道整數關口升至6.4167,較前一交易日跳漲168基點,升值幅度達0.26%。8月1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升破6.40關口,報6.3991,上漲176基點,本周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再度上漲25個基點,升至6.3925,連續5天創出新高,進一步逼近6.39元關口。
美元越多越心慌
對于人民幣的不斷升值,許多外貿企業形容其"好比懸在頭上的一把刀"。"手里的美元越多,心里越慌!"做服裝外貿出口的趙春嶺小姐談到她的親身體會時說,"漲3毛錢利潤少一半。"
趙春嶺說,做服裝出口生意許多年,一直是以美元結算,如今美元信用如此滑坡,真讓她有些不知所措。以前毛利有10%,今年能有3%就不錯了。"以前手里攥著美元心里特踏實,現在可大不一樣了,手里的美元越多,心里越慌!"趙春嶺說。
外貿企業訂單一般周期要3個月左右,有時甚至更長,這期間如果匯率出現變化,損失是很慘重的。據趙春嶺介紹,3個月前她做了一筆100萬美元的訂單,簽合同時,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為1:6.6,上周,由于受到美國主權信用被降級的影響,人民幣一路走強,匯率升至1:6.3,與3個月前相比差價達到0.3元人民幣,而這樣一筆訂單,原來利潤也不過三四十萬人民幣左右。因為匯率變化,利潤幾乎被腰斬。
三林萬業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的財務人員也頗有同感,他們告訴記者,近期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略有加速升值,但人民幣對其他幣種卻不存在這種跡象,這是由于美元近期加速貶值導致的。為了避免匯兌風險和損失,不少進出口企業采取早收債權、拖付債務的手段。
相比之下,對于美元的弱勢,美國本土公司的反應可靈敏多了。上個月,由"債券之王"比爾·格羅斯執掌管理的美國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的"旗艦基金"--TotalReturn基金,已將美國政府相關債券的持有量削減至零。比爾·格羅斯表示,美國國債市場30年牛市已經結束。
不僅是中國的外貿企業,由于此前大量購買美國國債資產,中資銀行利潤也正在受到影響。盡管近年來,中資銀行已有意削減美國國債資產的配置,不過目前仍有中行、建行等持有相關債券。
中國社科院投資系博士付立春表示,美國信用評級展望的下調,如果反映到(銀行)財務報表,主要可能是美國國債資產市值減少和減值準備提高導致利潤下降兩方面的影響。
"但是銀行所持有的美國國債資產,只占中國持有美國國債很小的一部分。受影響最大的還是外匯儲備,外匯儲備的基數大,變動一個百分點就動輒上百億元。"付立春認為,中國銀行業持有的美國債券類資產規模不大,主要是以國債、金融債、次債等債券形式體現。
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所副院長劉勝軍表示,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數量太大,未來的新增外匯儲備要從美國國債轉向企業股權、大宗商品和其他幣種等。
"這么大的量,政府運用的效率終究比較低。"劉勝軍稱,要鼓勵企業進行市場化的操作,如華為等企業可以去海外進行收購或戰略拓展。
全球債主成為"難友"
面對美國債務危機帶來的虧損,中國企業其實也不必過于悲觀,"因為在全球都能找到難友。"一位外貿人士對本報記者這樣調侃道。眼下有這樣一句流行語:"美國被降級,全球債主都會被坑。"英國《獨立報》稱,世界上的每一個銀行、國庫、退休基金幾乎都購買美國國債。即使稍稍降級,也將影響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這意味著美國人購買韓國電視、德國汽車、中國玩具、蘇格蘭威士忌和其他產品的能力下降。美國作為"最終消費者"的角色將漸行漸止,反過來意味著其他國家的增長放緩。
對于國際市場來說,美國國債曾被投資者視為金融風暴中的最后一處安全港,然而現在它的信用度已然低于英國、德國、法國和加拿大。8月5日,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降2.5%,創2010年10月以來新低。一旦美債失去國際地位,美元大幅貶值,中國、俄羅斯等持有大量美債的國家將損失慘重。{page_break}
有專家認為,降低美國AAA主權信用評級可能會加速美元貶值。美元在全球儲備中所占份額為60.7%,中國是美國國債最大海外持有國,截至今年5月持有1.16萬億。有專家指出,中國與日本持續購買美債,是因為欠缺更為安全的投資選擇,只有美債市場能夠容下中國的巨額投資。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認為,評級的下調使中國外匯實際購買力大幅下降,作為最大的美債持有國,我國可對美國發行債券提出要求。為此,她建議,作為最大的債券持有國,我國應要求美國發行如新加坡一樣的隨通脹增長收益率增長的債券,以鎖定人民幣升值與美元貶值風險。同時,要求美國刺激實體經濟增長,財政削減開支。當其沒有足夠資金發展實體經濟時,應敞開大門,允許外國直接投資而不是再購買國債。此外,我國還應該尋找新貨幣掛鉤支持點,改變與美元單一掛鉤的局面。
世界經濟步入險境
美國債務危局已經拖累全世界經濟,這是不言而喻的。世行行長佐利克8月13日說,與2008年金融海嘯相比,全球正處于一個全新"風暴"的初始階段。過去數周,全球經濟步入險境,絕大部分發達國家已耗盡財政和貨幣政策,可行之計所剩無幾。歐債危機比美債問題更棘手,而且幾乎沒有喘息機會,可能成為全球經濟所面臨的最嚴峻挑戰。他呼吁歐洲各國決策者加速處置危機,緩解市場憂慮。
聯合國全球經濟監測中心主任洪平凡8月11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美國經濟當前存在不可忽視的二次衰退風險,但這不是標普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造成的,而應歸因于美國經濟的結構性問題。總體來看,世界經濟整體出現二次衰退風險的可能性不大。
談及此次降級對美國最大債權國中國的影響,洪平凡認為在短期之內對中國造成的影響不大。從中長期來講,中國應逐步減少外匯儲備。
與此同時,美國主權信用評級遭降,美股及周邊股市的暴跌,引發了美聯儲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QE3)的猜測。在7月中旬,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講話稱,如果美國經濟繼續走弱,美聯儲將采取新一輪貨幣寬松政策。這促使市場對第三輪定量寬松政策產生聯想。除QE3外,伯南克當時還給出美聯儲應對經濟進一步走弱的另外兩個政策選項:一是明示現行超低利率政策的延續時間;二是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鼓勵銀行放貸。
不過洪平凡認為美國出臺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的可能性不大。美國經濟目前面臨的不是流動性不足問題,而是結構性問題,是國會和政府出臺解決中長期財政可持續性有效方案的問題,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不能解決這些問題。他認為,美聯儲會繼續保持其持有長期債券的總量,盡量延長"零利率"貨幣政策的時間,并進行一些短期的市場操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