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城泳裝“航母”產業強勢崛起
中國第一個泳裝產業集群搭建的興城天誠泳業服務有限責任公司泳業服務平臺項目在興城臨海產業區啟動,泳業服務平臺將成為泳裝產品展示平臺、出口貿易窗口、企業聯合載體、行業自律型管理樞紐、泳裝技術研發中心。
興城天誠泳業服務平臺項目奠基儀式現場。
“讓我們拿著‘地球’分銷興城泳裝,讓有海的地方就有興城泳裝。”這已經成為這個城市的共識,這已經成為業界的共識。
興城泳裝人,因一個目標而凝聚,因一個希望而堅定。
來看一組數據:目前,全球70%的泳裝由中國制造,其中38.7%是由葫蘆島興城貢獻的。產品除內銷外,更遠銷歐、美、俄、非、東南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自主品牌達71個,“凱迪龍”、“蝶姿”、“波尼士”等品牌已在意、法、俄、韓等國注冊。
興城泳裝自主開發、轉型升級之勢,已不可逆轉。截至目前,興城泳裝行業共有生產企業350家,年產值50多億元,年產量1億多件套,年出口創匯1億美元,直接從業者5萬多人。同時,更有多家大體量的上下游企業紛紛簽約,即將入駐。
內外兼“收”,產業集群這樣形成
上世紀80年代,像其他沿海地區一樣,連帶效應很快在興城顯現,來料加工的泳裝作坊逐漸在興城的眾多村鎮里涌現。經過兩代人的共同努力、近30年的發展,再用“作坊”來稱呼這些企業已經不合適了。隨著泳裝企業逐漸增多,帶動了泳裝內襯、罩杯、包裝、印染以及商標印刷等輔料企業的發展。興城泳裝產業集群就這樣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1986年,我背著自己生產的100件泳衣來到距離興城最近的海濱小城北戴河,走到第一個攤位推銷,就賣掉了1/3,數著錢,所有的辛苦都忘掉了。”興城益豐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雪艷說。
“1994年,我第一次把泳裝產品賣到了莫斯科,那一刻,我終于把上一代人走向世界的夢想實現了。”葫蘆島德容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海峰說。
2009年,葫蘆島斯達威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投資489.6萬美元并購美國Ingear公司;葫蘆島德容集團投資390萬美元并購俄羅斯EGL公司項目;遼寧久隆集團投資300萬美元并購韓國銀和榮公司??至此,葫蘆島市泳裝企業在占領國內市場的同時,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擴大發展空間,在國際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興城泳裝就是在這樣的生生不息的群體帶動下,從夢想走到了現實,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產業發展到今天國內唯一一個泳裝產業集群。{page_break}
整體突圍,不再“單打獨斗”
2010年9月3日,興城市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和中國服裝協會授予“中國泳裝名城”的稱號,成為全國泳裝行業第一個獲此殊榮的城市。似乎是站在這個節點上,行業的、政府的、企業的聲音,漸漸匯成一個最強音––轉型、提升。
獨特的海濱旅游環境,為興城泳裝產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然而,回顧創業初期,興城泳裝業是名副其實的“單打獨斗”。企業基本是在家庭作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除具有一定規模的重點企業外,多數企業規模偏小,研發能力、創新能力、生產能力以及市場應變能力比較弱,不少企業仍以個體戶的形式存在。龍頭企業規模也有待提升,數據顯示,單個泳裝企業規模產值沒有超億元的。團隊協作不夠,行業散狀生存,組織結構不完善,發展目標不明確,行業自律意識不強,導致產業集群內企業之間存在惡意競爭,一步步把產業鏈推向了低水平惡性循環。同時,配套企業不完善,缺少大型織布、印花和印染企業及輔料生產企業,也阻礙了興城泳裝產業的健康發展。產品整體檔次低,高附加值產品少。
另外,興城的泳裝產業發展初期是兩頭在外,上游很多面輔料依靠南方采購或進口,泳裝加工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的縫紉工序,掙到的是商品價值中較小的部分,降低了產品的競爭力。無疑,處于產業鏈的低端,便不具備產業的話語權,這也限制了整個產業的發展。
企業的資本積累到一定數量之后,就要考慮產業創新了。利用現有的優勢資源,如何實現泳裝產業的整體突圍呢?
一直以來,葫蘆島市和興城市兩級政府積極采取措施,鼓勵和扶持泳裝產業發展。從2003年開始,通過政府引導,興城民營泳裝生產企業開始以自主經營的方式整合全市泳裝資源。一些泳裝骨干生產廠家組成行業聯合體,采取整合所屬分廠生產資源、統一進行生產設備引進更新、集中購入大型通用核心設備、對CAD服裝設計實行技術資源共享等方式,用最短的時間、最小的投入實現了整個泳裝產業集群的技術升級換代,由低技術、低效率向高技術、高效率轉變,帶動興城泳裝生產規模和技術質量的整體提升。龍頭骨干企業的示范和帶動作用,加速了泳裝產業的發展。
企業所需的,正是政府要做的
“興城泳裝產業的發展可以說是基于市、縣兩級政府的積極引導、扶持、服務,是政府‘有形之手’與‘無形之手’的成功合作。”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的一席話,道出了產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后,政府“角色”定位的精準。也正如葫蘆島市市委書記孫兆林所說,興城是全國最大的泳裝生產基地,做大做強泳裝產業將推動葫蘆島實現新一輪的工業改革。
為促使興城泳裝成為產業集群化、管理規范化、產品多樣化的特色產業,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泳裝生產基地和集散地,在興城臨海產業區內的泳裝產業園區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引導規模企業和新建項目入駐園區,以增強集群效應。目前,規劃面積為500畝的土地上,已經有7家泳裝生產企業落戶。其中,佰宏、羽姿、美路威、恒泰、三奇5家企業已經開工建設,總投資3億元。作為國內第一個泳裝產業集群,興城泳裝完成了第一次資本積累。更重要的是,走好下一步將加速整個產業的國際化步伐。
7月16日,中國第一個泳裝產業集群搭建的興城天誠泳業服務有限責任公司泳業服務平臺項目在興城臨海產業區啟動。泳業服務平臺將成為泳裝產品展示平臺、出口貿易窗口、企業聯合載體、行業自律型管理樞紐、泳裝技術研發中心。
無論是從產業結構調整、產業集群發展方面,還是從提升城市品牌,增強城市競爭力,規劃工業布局方面來看,興城的泳裝產業都是葫蘆島經濟的重要組成板塊。不可否認,興城泳裝產業的興起和發展不僅能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還對優化地區工業經濟結構、緩解城鄉就業壓力起著重要作用。盡管它現在的發展中存在“小散低難”等問題,但只要走“政產學研貿”聯合的發展之路,采取強有力的措施,相信一定能成為興城輕工業發展的龍頭,成為興城中小企業集群發展的航標燈。
立足于“十二五”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一核心任務,興城將以泳裝產業為先鋒,整合現有資源,推動產業升級,延伸產業鏈條。興城正在規劃一個千億產業,其中包括:泳裝產業100億,由泳裝產業拉動的染整、經編、氨綸、錦綸等產業400億,提供原料的聚氨酯產業500億。{page_break}
這無疑是政府為興城泳裝產業集群發展搭建的一個平臺,一個無限大的舞臺,一個美麗、時尚的產業將在這個舞臺上進行精彩演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