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泰系再攪局鄂武商 浙江民資變戲法套利
北京銀泰百貨
銀泰百貨、京投銀泰以及科學城,這三家分別位于港股、上市主板和深市創業板的上市公司,再加上近期因控股權之爭而致第一、二大股東對簿公堂的鄂武商A,均為沈國軍及其身后被市場統稱為“銀泰系”的控股或是關聯上市公司。
沈國軍,浙江寧波人,其帶領的“銀泰系”主要運作百貨、房地產以及礦產三大領域。然而,市場贈予沈國軍的稱號是“資本大鱷”——其在資本市場的輾轉騰挪能力,似乎要比其所掌控的多家上市公司經營情形更受關注。
多次舉牌攪局
“銀泰系”醉翁之意不在酒?
上半年,資本市場廣受關注的事件之一,莫過于鄂武商A的控股權之爭。記者全程報道了自今年3月底開始,銀泰系以在二級市場上增持鄂武商A的方式,一度使大股東武商聯及其關聯方陷入被動地位,“逼迫”武商聯及其關聯方,在四個月的時間里曾一度尋找到7位一致行動人、重組停牌一次,最終以至少逾10億元的現金代價暫時穩定了住其作為大股東的地位。
即便如此,關于鄂武商A的種種猜測依舊未曾止歇——至少,銀泰與武商聯的關聯方之間“互訟”尚未判決;而上市公司的控股權之爭,銀泰系尚未作出最終表態。
市場傳言,銀泰系的目標并非是鄂武商A的控股權,而是獲得鄂武商A的百貨資源。有媒體報道指出,銀泰系人士接受采訪時曾如此表示:“方式都可以談,看看雙方的目的是不是相同。”
事實上,鄂武商A并不是銀泰系出手爭奪股權的唯一對象。早在2005年,獲得了美國華平投資8600萬美元資金支持的銀泰集團——據稱,華平投資是銀泰百貨前總裁周明海(周亦是浙江寧波人)為其引進——開始出手舉牌百大集團以及鄂武商A,并在接下的數年時間里,為這兩家百貨類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帶來極大的“煩惱”。
而提及百大集團,那是由銀泰系參與的,與鄂武商股權之爭過程相似、結局卻不盡相同的另一個“故事”了:
2005年,銀泰系舉牌百大集團,并開始在二級市場增持大手筆進行股份增持。根據媒體報道,西子聯合董事長王水福在一次內部會議上曾對記者表示,銀泰舉牌速度超出了西子方面的想象,一度很被動。
百大集團的控股之爭在2008年7月落幕——彼時,銀泰系在百大集團的控股權之爭中,以放棄上市公司控股權的代價,獲得了百大集團旗下從事百貨經營的數家關聯公司20年的委托管理權。與此同時,銀泰系獲得了5077萬元的現金對價,所持上市公司股份亦在原來的基礎上得以增加了2915.74萬股。
進一步的,銀泰系開始在二級市場上減持所持百大集團的股份——低價舉牌與高價減持之間,銀泰系顯然獲益匪淺。{page_break}
銀泰系再攪局鄂武商 浙江民資變戲法套利
涉足房產與礦業
銀泰系投機還是投資?
事實上,沈國軍最初看中并擬涉足的,并不是百貨市場,而是更為暴利、更具有投機性質的房地產行業。據有關報道指出。中國銀泰當年在杭州投資商業地產,卻因經濟環境等諸多因素,而無法銷售出去。最終,沈國軍選擇了自己運營商業項目,也即現在的浙江銀泰百貨有限公司。
正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銀泰系得以安身立命的領域,也正是百貨業。據稱,沈國軍曾表示,百貨業雖然利潤不大,但是現金流大,可以滋潤其他行業;而能源則是馬上可以吃的肉,利潤豐厚;商業地產則是可以增值的“傳家寶”。
目前,在商業地產以及能源領域,銀泰系所參、控股的上市公司分別為京投銀泰和科學城。
現如今的京投銀泰,曾名為寧波華聯、銀泰股份。這也昭示了這家曾一度掌控在銀泰系手中的上市公司的“命運多舛”:
2000年5月,中國銀泰以4308萬元的代價,持有彼時名為寧波華聯占比總股本21.41%的股份。進而,將旗下百貨業務注入到銀泰百貨中后再香港上市;而旗下部分房地產資產則出售給已經更名為銀泰股份的上市公司,據有關報道統計,中國銀泰至少從上市公司處套取到1.1億元的現金。
而之后,中國銀泰以定向增發的方式募資25億元,同時引進北京市基礎投資設施有限公司——為了這25億元的現金,銀泰系不惜將第一大股東的地位拱手相讓,而銀泰股份則再一次更名為京投銀泰。
截至9月5日,京投銀泰以6.85元/股收盤,以中國銀泰所持18392.97萬股持股數量來看,市值12.60億元——這一數字是中國銀泰收購寧波華聯股權所付出的4308元的29.24倍!
除去地產外,科學城是沈國軍涉足礦業的又一戰略性標志。7月21日,科學城發布重組預案,將旗下主營的銀泰酒店100%股權與擬購買的富安礦業100%股權進行置換。隨之,科學城連續兩個交易日股價漲幅累計達到20%。
然而,這一資產置換行為,卻遭遇了市場的質疑:早在2005年,中國銀泰入主科學城,剝離了上市公司原本主營的污水處理、市政維修等業務之后,便開始全資設立銀泰酒店管理公司并著力支持其投資建設。
有報道指出,科學城多年來一直向銀泰酒店提供近6億元的無息借款,同時也承擔著存在于建設期以及營業初期的無形風險——眾所周知,商業項目在最初的投資乃至前三年都很難實現盈利。然而,當銀泰酒店終于步入到成長期后,卻被“意外”轉讓出去,引起業內對科學城這一做法是“為人作嫁”的感嘆。
雖然,之后科學城曾就有關傳聞進行相關澄清,但是在該篇澄清公告中,雖然對銀泰酒店的評估方法作出了更為詳盡的解釋,卻未能將銀泰酒店從上市公司中剝離出去的原因給出充足的理由。
在科學城這篇“澄而不清”的公告之后,投資者似乎也冷靜下來,兼之大環境發生變化,7月26日——9月5日期間,科學城股價累計跌幅高達30.23%。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