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鞋服企業全面構建用工新環境
正所謂未雨綢繆,雖然招工一般是每年開春的大事,但由于當前的國際經濟形勢復雜,泉州鞋服企業現在已經開始為明年的管理問題做出前期的謀劃。
泉州市職業經理人協會日前針對明年的勞動力市場供需課題組織了一場討論會,各路企業精英紛紛拋出自己的看法。在他們看來,受一些因素的影響,用工緊缺仍然是明年企業需要面對的一個問題,最終需要企業主動做出改善用工環境的舉措。
預測:來年用工仍緊缺
對于明年企業是否會面臨用工短缺的問題,參與討論的企業人士并不抱樂觀態度,他們認為主客觀的環境仍然在影響著勞動力市場,短時間內不會出現大的改變。
泉州之所以現出用工荒,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以前一些企業不善待員工,如扣留員工工資,對待員工態度惡劣,工作環境較差,福利保障缺乏等,導致外來務工者對泉州一些企業的印象不佳,影響了外地務工人員來泉的意愿。相比之下,那些之前對員工的態度、給員工的福利都比較好的企業,就比較少受缺工現象的困擾。
從宏觀角度來分析的話,中國正面臨著人口紅利消失的問題,從上世紀80年代起實行的計劃生育導致新增就業人口大大萎縮。而另一方面,舊有的勞動力在不斷退出。這就使得勞動力的供給日益小于勞動力的需求。這是中國的一個宏觀大背景,也是國家發展的一個大趨勢。
“東部地區相比于中西部地區的優勢不再。”專家認為,隨著西部大開發,中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東西部的工資并不比中西部高多少,而生活成本卻比中西部高。另外,隨著中西部經濟的發展,自身用工需要的增大,當地地方政府開始采取鼓勵本地就業以及限制本地勞動力輸出。這就使得中西部大量的勞動力都流在了本地。
中國第三產業的發展,吸納了大量的勞動力,使得大量的勞動力由制造業向第三產業轉移。另外,‘80后’、‘90后’新生代的就業觀念正在轉變。他們與父輩不一樣,有更高的生活質量需要,更注重享受。所以大量的人寧愿在服務行業拿更低一點的工資,也不愿在制造業領域拿更高的工資。再者,國家政策在轉變,政府有意識地將制造業由東部向中西部轉移,迫使東部地區實現產業結構升級。
對策:樹立雇主品牌
盡管用工形勢不容樂觀,但企業經理人們還是給出了解決問題的思路。亮劍人的陳江濤就表示,其實泉州企業的生產效率也一直制約著用工問題。由于泉州企業多以勞動密集型的產業為主,這無疑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而如果能將生產效率提高,讓產業升級,以科技密集型的企業來帶動發展,釋放產能,那么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泉州的用工荒問題。{page_break}
產業升級,可以采購自動化程度更高的生產設備,以代替人工。要學會運用人力資源,以資本的理念進行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企業應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對外要建立良好的雇主品牌,對內建設和諧溫馨的企業文化,并實行規范管理,適當提高員工薪資福利,尤其是改善員工生活條件、工作條件。
校企聯合是一個比較可行的辦法。比如通海就與大學、職專建立了合作機制,在華僑大學建立了通海商學院,與各職專合作建立人才培養機制,從而保證能從學校中直接招到合格的畢業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