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過剩PTA處于下跌通道中
自2009年下半年開始,利潤大多處在1000—2000元/噸的較高水平。但這很快帶來了兩個最直接的后果:其一,PTA總體開工負荷提升,其二,PTA產業新一輪投資熱潮來臨。
產能發展過快遭遇下游需求下滑
自2008年金融危機過后,紡織服裝的整個產業鏈各環節需求逐漸得到恢復,PTA及下游聚酯自2009年下半年開始,迎來了一個新開端,PTA利潤開始逐漸提升,至2011年第一季度,利潤大多處在1000—2000元/噸的較高水平。
但這很快帶來了兩個最直接的后果:其一,PTA總體開工負荷提升,其二,PTA產業新一輪投資熱潮來臨。
資本逐利的性質,促使PTA產能大幅擴張,由于PTA建設周期一般需要2—3年,所以自2011年開始新的PTA產能逐漸推向市場,此輪投產的高峰應該在2012—2013年。今年已有450萬噸/年新產能投放市場,產能增幅高達29%(江陰漢邦60萬噸/年PTA新裝置于1月15日開車運行;逸盛大連7月完成70萬噸/年去瓶頸擴容;逸盛寧波200萬噸/年PTA新裝置6月投產;江蘇三房巷120萬噸/年裝置9月間投產60萬噸/年,10月另一套60萬噸/年投產)。{page_break}
2002年以來PTA產能發展情況
除三房巷9月投產的60萬噸/年產能未正常開出外,其他新產能已全部正常開出。目前PTA月度理論供應能力同比增加約38萬噸,即PTA月度產量達到160萬噸及以上水平,再加上每月50萬—60萬噸的進口量,PTA月度供應量將達到210萬—220萬噸。
然而,下游需求能否跟上PTA供應的增加呢?根據目前的聚酯產能(3200萬噸/年)及開工負荷(88%)計算,聚酯月度產量應在230萬—240萬噸,對PTA的需求應在198萬—206萬噸,考慮到其他領域的應用,PTA月度消費量也在200萬—210萬噸,這與供給數據相比已經出現了大約10萬噸/月的過剩。
隨著下半年旺季提前轉淡,目前下游紡織終端訂單稀少、庫存增加、利潤下滑,不少織造企業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很多中小型織廠以停產或降負來規避風險,各主要織造生產基地的開機率已明顯走低,總體開工率只有50%左右。特別是今年春節早于往年,后期資金壓力將更加突出,下游接單情況將越來越差,悲觀情緒主導市場,織造企業的停機和降負動作很可能會繼續發展。
與去年同期一度出現的聚酯產品負庫存相比,今年下游織造環節傳導出現了堵塞現象,使得聚酯銷售壓力持續增加,滌絲價格加速下跌。自9月中旬至11月11日,很多聚酯產品跌幅達3000—3500元/噸,而同期PTA和MEG主流現貨跌幅分別為2430元/噸、2660元/噸。下游產品跌幅大于上游原料跌幅,說明下游需求不力對原料的拖累較為明顯。往年同期因處于消費旺季滌絲庫存多為季節性低位,而目前庫存出現持續上升,預計后期聚酯工廠已有減產減負和停車檢修的動作。
預計未來兩年仍將有大量PTA新裝置在建或擬建,如果這些在建和擬建項目都能如期完成,那么至2013年年底國內PTA總產能有可能達到4000萬噸或以上水平。按聚酯行業對PTA的需求每年以10%的增長計算,到2013年年底PTA需求量為3000萬噸/年,而國內PTA總產能將高達4000萬噸/年左右,考慮到每年進口量大約為600萬噸,那么PTA年產能過剩將達到1500萬噸以上。中長期而言,PTA供應過剩局面很可能進一步深化,PTA行情仍處于下行通道中。
當然,如果大型新裝置開工延期,或原有老裝置非計劃性停車,或者宏觀面出現大的利好,商品普漲,PTA也可能會出現像樣的反彈。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