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儲棉首次公布倉容 可儲國內一半產量
隨著市場對中國棉花需求下滑以及全球宏觀經濟前景的擔憂加劇,中國能夠敞開收儲成為信心的關鍵。為此,中儲棉近日發出關于保障交儲所需倉容、確保敞開收儲的公告,再次強調固定價格敞開不限量收儲,還特別指出,已準備倉容計劃量達到410萬噸,占全年預計產量的55%。這也是中儲棉首次透露不限量收儲的準備庫容。
統計顯示,截至11月23日,本年度棉花臨時收儲交易累計成交77.4萬噸,其中內地棉成交23萬噸、新疆棉成交54.4萬噸。隨著國內外棉花市場行情走弱及新棉收購加工量的增大,部分交儲企業對國家敞開收儲信心仍不足,對此,中儲棉正逐步增大了單日收儲量。
“隨著收儲順利進行,大量棉花退出市場流通,一段時間后棉花收購加工企業應正確分析市場,合理安排交儲和市場銷售的棉花數量和進度,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
中儲棉表示,已經做好了臨時收儲的倉容保障工作。凡企業需要交儲的合格棉花,中儲棉總公司將保證全部收購。為此,中儲棉總公司已準備倉容計劃量達到410萬噸,占全年預計產量的55%。其中:分7批向社會公布并選擇了105個收儲備用倉庫(內地92個,新疆13個),倉容393萬噸;另有未公示備用倉庫12個,倉容21萬噸。現已開放65個收儲庫點,倉容270萬噸。
根據部分地區庫點分布不均的情況,中儲棉近日安排已經交儲的新疆棉陸續向內地移庫,并在部分集中產區再次公開招租一批儲備棉代儲庫,挖掘社會可利用倉庫資源,在完成對申報庫點考察論證后,適時、全面向交儲企業開放。
值得注意的是,文件的發布恰好選擇在美棉跌破90美分/磅的關鍵時點。進入11月,棉花產業鏈除皮棉外的包括棉紗、粘纖等商品現貨報價不僅弱勢不改,還有加大跌速的勢頭。而在中儲棉公告推出的前夕,因市場對中國棉花需求下滑以及全球宏觀經濟前景的擔憂加劇,美棉為代表的進口棉市場拋壓沉重。美棉指數連續三個交易日大幅收陰,周一晚間ICE棉花12月合約暴跌4美分觸發停板,并創造近一年新低90.81美分/磅,周二晚間探底回升微跌0.89美分。
天琪期貨分析師陳淑敏認為,公告推出是給市場再次注入托市信心,鄭棉可能出現獨立于外圍經濟疲軟的行情——止跌并穩于收儲價之上。但從需求的現況和預況來看,供大于求仍壓制著棉價,收儲棉作為下個年度的期初庫存也將成為來年的重頭秤,棉價不足以弱勢反轉。棉價下跌受托上行無力,難言趨勢再現。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