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全球棉花及紡織業短期走向
前期消費的不景氣,供需方面的雙重壓力擠壓美棉出口市場,美棉出口受到南半球的沖擊,ICE弱勢局面難以改變。
但是隨著美國新棉的逐步上市,年底出口量回暖是大概率事件,同時年底國內配額要盡量用掉,所以美棉的進口量應該比較多,再加上現在外棉較大的貼水,ICE盤面短暫的企穩回升是可以看到的。
國家棉花收儲量一直處于高位,日均達到35000噸,按照這一進度,截至明年3月底,收儲量有可能達到300萬噸以上。受此影響,近期市場出現對收儲結束后國內資源緊張的擔憂。
中國去年的棉花產量在500萬噸左右,今年各機構統計的產量均在700萬噸以上,且收儲規則中明確指出可以交收4級棉,這給內地棉花交儲提供了有利條件。
其次,今年南半球棉花豐產,國內貿易商出于對交儲的擔憂,沒有把采購重心放在國內市場,他們提前簽約了南半球的棉花,所以今年中國棉花進口呈現了淡季轉旺的明顯特征,而且年底是美棉到港的集中期,預期高位的進口量有望維持。
再次,由于全球棉花價格的下跌,印度、巴基斯坦等紡織大國都遭受了打擊,國內棉紗囤積現象嚴重,而中國去年因為化纖的替代效用以及棉花價高等問題,進口棉紗量下滑,但進入下半年,棉紗進口迅速回暖,月增速在20以上,這一定程度上也擠壓了國內棉花的需求。
最后,中國紡織行業遭遇寒冬,尤其是布匹銷售今年特別不理想,根據中儲棉花信息中心的統計,截至11月份布廠的庫存仍然在40天以上,這與往年的旺季行情形成較大的反差。綜合來看,近期鄭棉仍然很難出現趨勢性行情,實際價格運行不會脫離20400元/噸。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