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現貨價格小漲 國際棉價止跌企穩
國內收儲成交量下降;國際市場棉價止跌企穩。國內棉紗和滌綸短纖價格小幅下滑。
受收儲政策支撐,國內皮棉現貨跌幅1.3%。
棉花收儲累計成交202530噸,較上周減少49050噸,減幅19.5%。截至12月23日,本年度收儲交易累計成交1815680噸,其中內地成交631800噸、新疆成交1183880噸(其中兵團334720噸)。
正值圣誕節前夕,節日氛圍濃郁導致市場交投平淡,紐約棉花期貨陷入橫盤整理狀態,交易重心略有上移,國際現貨價格小幅上漲。12月23日,紐約棉花期貨2012年3月合約結算價87.2美分/磅,較上周上漲0.9美分/磅,漲幅1.1%。代表進口棉中國主港到岸均價的國際棉花指數(M)按1%關稅計算,折人民幣進口成本16962元/噸,較上周上漲49元/噸,漲幅0.3%;按滑準稅計算,折人民幣進口成本17368元/噸,較上周上漲48元/噸,漲幅0.3%。
下游紗線銷售不暢,部分紡織企業開始計劃元旦、春節放假事宜,降價促銷的意愿占據上風,棉紗和滌綸短纖價格均小幅下滑。12月23日,32支純棉普梳紗報價25850元/噸,較上周下跌20元/噸,跌幅0.1%;滌綸短纖報價11250元/噸,較上周下跌80元/噸,跌幅0.7%。
展望后市,國際棉市壓力難減。歐洲央行推出長期再融資行動,意大利順利通過緊縮議案,看上去歐洲的“高危警報”已經解除,但流動性危機仍將在歐洲外圍地區泛濫,12月22日穆迪將斯洛文尼亞本幣和外幣主權信用評級由Aa3下調至A1級,而同屬中東歐國家的匈牙利、拉脫維亞也面臨較高的外部融資風險。美國商務部12月2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增長1.8%,低于上個月首次修訂后的2%。在歐洲債務危機和美國經濟沒有太大起色的背景下,棉花市場需求難以得到明顯釋放,加上基本面供大于求的格局無法“撼動”,預計國際棉市短期內壓力很難減輕,棉價弱勢振蕩仍是大概率事件。
國內棉價或維持平穩運行。政策面上,中國人民銀行12月1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我國外匯占款較上月減少279億元,已連續兩個月出現凈減少,這將進一步打開央行貨幣政策微調的空間,存款準備金率再次下調的可能性加大。基本面上,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1年11月,我國棉紗凈進口量為6.38萬噸,同比增長8.01%;棉布凈出口量為6.35億米,同比減少4.78%。以上數據表明,我國紗布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正不斷減弱,將進一步制約紡織企業用棉需求。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數據,截至12月23日,全國新棉銷售率為46.3%,較往年同期均有提升,但剔除收儲因素的銷售率僅為19%,同比下降5.4個百分點,較過去四年里的正常年份下降15.7個百分點。基于以上分析,盡管今后一段時間我國貨幣環境有望進一步趨暖,收儲政策仍在穩步推進,但紡織消費疲軟,棉價在多空博弈之下或將維持平穩運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