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國成為全球第二大針織品出口國
孟加拉國從中國搶走訂單,近年來已經屢有發生。目前這一幕潮起潮落,正如國際經濟學中著名的“雁陣發展模式”所描述的,產業像水一樣流向低成本地區,從發達國家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從發展中國家轉移到更貧窮的國家。眼下,服裝訂單正滾滾流向孟加拉國,越南、緬甸、柬埔寨、印度和一些南美、非洲國家也分流了一小部分。
十年前,江浙一帶的服裝廠老板們一提到孟加拉國,便會嗤之以鼻:他們只能做做沙灘褲、T恤衫。但轉眼之間,孟加拉國已經能夠大批量生產幾乎所有的成衣——從襯衫到最精致的茄克。由于后發優勢,他們的服裝生產設備普遍比較先進,工廠規模巨大,工人工資約40美元/月,只有中國的十分之一。
上海洋琳實業公司長期從事外貿服裝訂單加工,在山東、上海均有工廠,工人數量近300人,是多個國際知名品牌的合作方,總經理李亭鴻告訴記者,上海的工廠工人工資水平約3300—3600元,山東約在2500元。
“中國的加工費,平均來說,每件衣服如果是10美元,孟加拉國大概是5美元,而且英國從孟加拉國進口商品,可以免進口關稅,這又是一道。”供職于英國知名服裝企業的李小姐說,“此外,中國工廠人手緊張,交貨特別慢,外商面臨著供貨期無法保障的風險。總的算下來,訂單顯然是放到孟加拉國比較劃算。”
以李小姐所在的公司為例,2012年之前,70%的生產會放在中國,從2012年開始,只有30%放在中國。這個30%的構成,一是高端服裝(如毛呢大衣),二是為了分散風險,在各國之間多元配置。
李小姐分析說,目前孟加拉國等國家上游的紡織行業還比較弱勢,布料等大量紡織品還需要從中國進口,因此,服裝加工業的寒冬,暫未蔓延太廣。但服裝業是“牛鼻子”,輔料廠(例如拉鏈)、紡織廠會被牽著走。孟加拉國那邊,有許多紡織廠正在建設,中國也有一些企業開始到那邊投資建廠,既有紡織廠,也有輔料廠。
孟加拉國針織品生產出口聯合會主席奧斯曼2011年10月份曾透露,孟加拉國目前已經超越印度,成為僅次于中國的全球第二大針織品出口國。據孟出口促進局統計,盡管頻頻遭受電力供應不穩、罷工等不利因素影響,孟2010—2011財年針織品出口依然增長了46.25%,金額達94.8億美元。受此影響,孟整個服裝行業出口增長43.35%,金額達180億美元。
服裝產業也許只是中國制造揮別低成本時代的一個縮影。業內人士指出,隨著各種生產要素全面漲價,“低成本”這個中國一些產業的核心競爭優勢,正在趨于瓦解。產業轉型升級能否成功,關系到整個中國經濟的未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