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房價圖譜: “南熱北冷”成主旋律,一線城市重新領漲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苯涍^經濟動能轉換、樓市調控、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項因素的洗禮,2020年的房價圖譜,表現出一些新的變化。
2021年1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0年12月70個大中城市房價變動情況,在保持了一貫的穩定走勢的同時,70城房價漲幅出現年末“翹尾”行情。這也側面反映出,房地產市場的韌性不可小覷。
縱觀2020年全年,多項因素的影響,使房價漲幅曲線頗為波折,大致可總結為:一季度低迷,二季度反彈,三季度后轉入調整,12月翹尾。其中,進入四季度后,一線城市重新領漲,成為去年最顯著的特征之一。
在區域分布上,“南熱北冷”的局面幾乎貫穿全年,南方城市長期占據領漲的主流,北方城市則位居跌幅榜前列。
從更長的周期來看,這兩種表象背后都有著深層的內在動因。專家認為,這不僅是經濟增長規律和貨幣政策效果的體現,還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未來的樓市走向。
四季度顯現調控成果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是2020年樓市最大的干擾因素。由于市場交易低迷,整個第一季度,70城房價漲幅都處于穩中有落的狀態。
隨后,市場從2020年4月開始反彈,房價也出現回升。在國家統計局的解讀中,4月、5月和6月的房價走勢分別是“穩中略漲”、“略有上漲”、“價格微漲”。在此期間,少數東部城市的恐慌情緒蔓延,房價也出現非理性升溫。
去年7月,為穩定市場預期,監管層連續做出政策表態。除進一步明確“房住不炒”、“三穩”(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外,還提出“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另外,旨在對房地產金融進行量化管理的“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也首次提出,并被解讀為行業的重要約束性政策。
與此同時,隨著疫情期間出臺的臨時性貨幣寬松措施逐步退出,貨幣政策回歸到“穩健中性”的總基調,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樓市逐漸降溫。
到第四季度,調控成效真正凸顯。根據統計局的數據,去年10月到12月,70大中城市中,新房價格上漲的城市數量已降至45個(含)以下,房價下跌的城市數量也明顯增多。而整個二、三季度,房價上漲的城市數量都在50個以上。
根據上海易居研究院的統計,2020年12月,70個大中城市新房價格平均環比上漲0.1%,平均同比上漲2.1%,兩者均為二季度以來的最低。
值得注意的是,進入第四季度,一線城市重新領漲。去年12月,一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上漲0.3%,高于二線城市和三線城市的0.1%;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0.6%,明顯高于二三線城市的0.1%和0.2%。
廣州成為四季度表現最為活躍的一線城市,12月,廣州新房和二手房價格漲幅均為0.7%,位居70大中城市次席。
由于樓市調控政策出臺最早、力度最大,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一線城市房價總體保持平穩,少有明顯起落。在官方的統計中,反而是二三線城市房價長期領跑。
對于一線城市的“反轉”,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智庫中心總監嚴躍進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過去幾年來,三四線城市主要受益于棚改紅利,二線城市主要受益于人才新政,其房價得到明顯支撐。但隨著棚改熱潮消退,以及貨幣政策回歸中性,一線城市的價值重新凸顯。當然,一些東部二線城市的房價仍有多項利好支撐,但尚不及一線城市的聚集效應。
至于廣州房價的升溫,則是人才引進政策、深莞溢出效應,以及“價格洼地” 補漲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人口流動的潛在影響
從區域分布上看,去年房價呈現出“南熱北冷”的局面。在房價上漲城市數量、漲幅等方面,南方城市都強于北方。其中,12月新房價格漲幅超過(含)0.5%的城市共有揚州、廣州、福州、合肥、西寧、廈門、丹東等7個,多數為南方城市。
去年疫情平穩后,南方樓市的恢復速度也快于北方。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人口流動,尤其一二線核心城市人才政策的放松,導致人口流入長三角、大灣區和長江中部城市群的趨勢不斷增加,這一趨勢在近三年表現十分明顯。去年深圳、杭州、寧波等城市的房價上漲壓力較大,都與人口流入帶來的需求增長有直接關系,這也是疫情平穩后樓市在南部快速復蘇的主要原因。
同時,經過幾年的持續調控,市場深度盤整后,需求也在階段性回歸。其中,上海、廣州等南方城市的回歸尤其明顯,在北方,以北京為代表的核心城市也進入熱度回歸期,但節奏依然慢于南部。
他還表示,北方的鄭州、天津、濟南、青島等城市在2018-2019年的土地市場供應量增長明顯,導致市場出現供大于求的現象,加之人口流入整體偏少,需求增長的持續性稍弱。這些因素均導致了房價表現的“南強北弱”。
但張波認為,這一現象將在2021年得到一定緩解,天津、濟南、青島等北方城市,甚至東北部分二線城市,都有可能在一季度迎來復蘇。但考慮到經濟增長和人口流動大勢,從根本上看,“南強北弱”的局面短期內很難徹底改善。
展望2021年的房價走勢,政策仍被認為是決定性因素。多數受訪者指出,隨著“三條紅線”逐步落地,以及銀行業房地產貸款集中管理制度出臺,房地產業將繼續在供需兩端去杠桿,這對于市場的平穩發展大有幫助。
貝殼研究院首席分析師許小樂認為,在貨幣政策回歸中性、購房信貸環境寬松觸底以及“一城一策”持續深化背景下,全國城市房價漲幅將逐步收窄。
但他同時指出,2021年市場將繼續向核心城市聚焦,因此,部分城市房價仍然面臨較大的上漲壓力。根據貝殼研究院的數據,2021年首周,市場景氣指數高的城市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區域,上海、合肥等城景氣指數較高,這些城市短期內的房價上漲壓力較大。
嚴躍進則表示,近些年來,我國樓市調控的手段愈加豐富靈活,長效機制也在逐步落地,因此,房價平穩仍是未來的大概率事件。雖然區域房價上漲動力較大,但在“解決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的政策導向下,市場不會出現大的波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