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白上市艱辛 再遇絆腳石
近日,“‘烏云’籠罩喬治白服飾上市路”一文備受各界關注,就在喬治白服飾過會準備上市之際,利潤快速增長疑遭粉飾,“洋品牌”身份遭質疑等上市闖關硬傷悉數暴露。近階段,意大利經濟發展部對外貿易委員會來中國打擊“偽意大利”品牌,喬治白服飾備受其關注,喬治白服飾上市之路再遇“絆腳石”。
日前,達芬奇造假案之后,一批批假意大利品牌浮出水面,挑動著消費者的神經。
招股書顯示,喬治白服飾是“一家中意合資的企業,誕生于服裝王國意大利,其在管理上嚴格按照意大利總部的服飾管理和制作工藝,秉承古羅馬皇室經典,展現歐洲時尚風情,與燦爛的意大利文化藝術一脈相承,是品位、地位與時尚的象征。”
但是,喬治白外資股東持股比例2009年后下降至18.06%后,不符合外資企業屬性,不該享受“兩免三減半”的稅收優惠政策。從2007年度開始喬治白享受所得稅“兩免三減半”的政策,由此,公司涉嫌少繳納企業所得稅3000萬元。
同時,喬治白服飾昆明和內蒙古分公司在對外宣傳時都表示:“意大利喬治白服飾集團有限公司創建于1896年,是集設計、生產、營銷為一體的專業服飾集團。公司擁有意大利、法國、英國、日本等地數家生產基地。”記者在其招股書上發現:喬治白服飾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溫州喬治白是1995年5月由平陽縣襯衫廠和意大利喬治白服裝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的,而意大利喬治白服飾有限公司是喬治白服飾股份有限公司的大股東陳良仁先生于1992年3月24日才設立的,也就是說意大利喬治白有限公司誕生于1992年,那么這個品牌最早也僅能追溯到1992年。
不久,意大利經濟發展部領導下的對外貿易委員會在北京設立了知識產權辦公室,經過1年左右的收集調查,在中國市場上發現有60家假冒意大利品牌的企業。該委員會已經先后向中國遞交30批“偽意大利”品牌,呼吁中方采取措施保護意大利品牌。記者詢問喬治白服飾是不是“偽意大利”品牌打假對象,該委員會在北京設立了知識產權辦公室有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將高度關注這個品牌。
此外,財經分析人士還指出,喬治白服飾在上市前夕的業績快速增長有被粉飾之嫌。招股書數據表明,招股書數據表明,在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喬治白服飾營業收入分別為30229.71萬元、41648.67萬元和58970.89萬元,符合增長率為39.67%。而凈利潤的增長速度則明顯高于營業收入的增長,數據顯示,在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凈利潤分別達到4057.73萬元、7245.38萬元和9424.08萬元,符合增長率達到52.40%。尤其是2010年,在營業收入增長只有37.77%的情況下,凈利潤增長達到了驚人的78.56%。
分析人士指出,要達到凈利潤能夠實現大幅增長的目的,無外乎幾種手段,比如產品價格大幅上漲,或者銷售渠道進一步拓寬。
招股書說明,喬治白服飾主要產品為西服、西褲和襯衫,這三種產品產品的銷售收入合計占主營業務收入的70%以上。而實際上,價格因素對利潤的貢獻有限。在2010年,貢獻近三成應收的西服價格同比就下降了7.61%,襯衫微漲1.10%,只有西褲的價格上漲了14.56%。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