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城商場戶外品牌替代運動品牌成主流
“五一”之后,青島又進入到每年的戶外消費旺季,相應的,各大型商場也開始忙著調整布局。
近段時間,記者走訪島城各大商場發現,突出“自然”和“休閑”特點的戶外品牌逐漸替代了李寧等國產運動品牌,成為消費者和商場的“新寵”,一些商場的運動器械專柜也悄然撤柜。業內人士透露,近年來,傳統運動品牌產業優勢逐步消失開始走下坡路,產品形式單一消費者“審美疲勞”以及消費需求的改變,都是促成“運動讓步戶外”的主要原因。
業內人士表示,受消費理念轉變影響,目前,戶外用品、嬰童商品及服務、超市商品已經成為線下熱門的優勢產業,各家對其都相當重視,自然而然地成為商場擴張的重點。這也是市場在基礎規律作用下的自我調整,商家只有順應市場的改變,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之中不斷前進。
戶外產品爭寵運動產品遇冷
中山路百盛商場六樓,原來基本都是以“運動裝”為主打,曾經吸引了無數熱衷時尚和運動的消費者。而目前的數十個品牌專柜,幾乎清一色都是戶外品牌,包括哥倫比亞、樂斯菲斯、探路者等一線品牌。除了原先的耐克、阿迪達斯,國產運動品牌如“李寧”等都已經消失了。
記者走訪發現,百盛并不是個例。利客來、麥凱樂、利群等大型商場的純運動品牌占比也日趨減少,各家紛紛通過調整布局來提高戶外品牌的比重、降低運動品牌的占比,一場“戶外驅逐運動”的運動似乎正在悄然又激烈地上演。
島城東部一家大型賣場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商場調整品牌專柜的原則就是突出銷量好的品牌專柜、邊緣化甚至撤掉銷量不好的,純運動品牌最近兩年確實遭到了主流商場的“驅逐”。
商超擴張主力均為新業態
“大家的穿戴風格和消費意識發生改變了,戶外服飾作為運動品牌的升級產品,更容易受到消費者青睞,已經成為現在的潮流。”對于這場“驅逐戰”的原因,某商場負責人表示,這主要與運動品牌的市場認可度下滑有關。
而在部分消費者眼中,純運動品牌已經從“時尚”變成了“低檔貨”。有消費者表示:“阿迪、耐克都在三折處理,李寧兩折都不到,穿運動裝顯得太低端了。戶外的衣服平時出去玩或者參加個朋友聚會都合適,甚至穿著上班也不突兀。”
記者發現,隨著消費者消費理念的逐漸轉變,島城各大商場的品牌調整較前幾年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如今,戶外品牌、嬰童商品及服務等已經成為商超擴張和發展的新方向。“運動品牌被戶外品牌取代,逐漸退出商場,其實是市場規律作用的具體體現。”經濟學專家表示,市場調節在資源配置中起著最基礎的作用,它是通過價格、供求、競爭等市場要素的相互作用來調節經濟活動的,是經濟規律自發起作用的過程和表現。“某些品牌可能前幾年比較符合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消費者的需求改變了,市場趨勢改變了,這些品牌就會在租金、人員、成本或市場占有量方面受到影響,被調整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其實商場品牌的調整也直接反映了消費者的消費層次和消費能力。戶外休閑品牌和嬰童商品及服務成為商場的重點,其實能看出島城市民對于生活品質的追求提升了一個新的檔次。
對于商家而言,市場自我調整之后形成了一個趨勢,商家只有順應這個趨勢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前進和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