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行業經歷轉型升級 立足產業完善服務
專業市場的快速發展是既有專業市場本身發展規律所在,也受皮革產業的發展特點的影響。理清歷史方能洞見未來,回顧皮革專業市場的發展軌跡,在專業市場投資建設方面頗有建樹的廣東鞋業廠商會會長、廣東新濠畔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穗龍對此感觸頗深。
以史為鑒可知興替
廣州的皮革生意起源很早,皮革業主要集中在今天解放南路西面那條濠畔街。當時沒有專業的鞋材類市場,經過市場考察和調研,劉穗龍創辦了廣東第一家經營鞋業的專業市場——廣東鞋業城,92年成立了蒂豪鞋業城,98年成立了廣州第一家專業鞋材批發市場“新濠畔鞋材皮革五金批發廣場”。
在這期間,通過不斷適應市場環境變化,專業市場做出了相應的調整,穩步發展。進入21世紀,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專業市場也與國際接軌,其單一的買賣功能,已經不能滿足行業發展的需要,開始趨于多元化、國際化,市場商品的專門性和以批發為主的交易方式也漸漸發生轉變,更多表現為提供市場需要的多方位專業服務。做市場其實就是做服務,而服務是產品價值的一部分,也是提升企業抗競爭能力、抗風險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8年底,沖擊全球經濟的金融海嘯爆發,這對很多企業和商戶而言是一個相當大的沖擊。劉穗龍對此有著清醒地認識:我們是做市場做服務的,應該與商家同呼吸、共命運,只有一起度過難關,才能有更好的發展,所以,我們當時主動給商家減租,降低商戶的運營成本。
目前,專業市場的發展已經進入到了一個轉型升級的全新階段,行業需要服務功能方面的創新,通過不斷開拓新的領域來助力鞋業產業的轉型升級。這一階段可以說非常重要,是專業市場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
繁華背后更需警醒
總體而言,改革開放以來,專業市場一直處于平穩發展的態勢。近年來,皮革專業市場在全國遍地開花,時有專業市場開業或破土動工的動態傳出,其呈現的井噴的態勢引起業界關注。近幾年來專業市場突飛猛進式的發展,雖然專業市場的繁榮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產業的繁榮,但其井噴式地發展需要業界冷靜和警醒,思考行業的發展動力與成長空間。專業市場的風生水起除卻產業發展和消費市場需要的因素,商業地產熱潮也在其中推波助瀾。
根據中國皮革協會市場流通專業委員會的調研統計,我國皮革專業市場已有超過1500家,其范圍覆蓋了華北、東北、華東和中南部和西南部,尤其以華北、東北、江浙和廣東區域最為密集。在皮革產業發達、專業市場起步較早的廣東地區,有上百家不同類型的大型專業市場,類型涵蓋了皮革和毛皮市場、鞋靴類市場、箱包皮具類市場、五金材料類市場和綜合類市場;在皮革產業發達的江浙地區,集聚著十幾個大型皮革專業市場,很多市場的產品都十分類似;華北地區以北京為中心,也有十幾家不同類型的大型皮革專業市場。
皮革專業市場肆意生長的同時也面臨一些瓶頸,例如規模較小、檔次較低;建筑陳舊,物流基礎薄弱,輻射范圍小;管理者經營理念落后,品牌意識不強,難以適應現代商業模式、交易手段、服務內容創新的要求。比如專業市場商業規劃不合理,無序發展,很多市場的興建都是市場自發行為,專業市場的定位不夠精準明晰,缺乏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隱患不除難以長足發展,有些市場開業不久就舉步維艱甚至關門歇業,如青島嶗山區的青島皮草城,青島市區天幕城內的溫樂都皮革城和城陽區中心廣場的皮草城。
中國皮革協會副理事長劉穗龍認為,專業市場要配合產業的發展,也需要同步轉型,比如提升服務的精細化程度、開拓電子商務平臺、構建一體化多功能服務平臺等。目前的制鞋業必須通過優化產業結構,轉型發展。通過創新發展,盤活和利用好已有資源,推動產業集群化,打造最優產業鏈服務,才能繼續充分發揮廣東鞋業的優勢。具體到廣東鞋業這方面,我們需要把產業的核心技術,比如技術、人才、研發、市場等集中到一起,不能讓他們流失。
商業模式決定成敗
專業市場是為行業做服務的,那么其轉型升級的著力點就要從服務入手,切實提升服務質量、完善服務內容。專業市場由傳統物業向商業物業轉變,融合了更多的商業服務功能,在服務的精細化程度上不斷提升。劉穗龍認為,專業市場作為產業的一分子,需要對產品的生產負責。舉例來說,中高檔皮革市場需要引入質量體系,對皮革產品進行按照產地、質量進行分類與指導,對皮的性能與產品類別進行指導。哪種皮革適合做哪類鞋,為中小企業提供研發參考,這些都是完善服務的方式。
{page_break}
就新濠畔而言,集團將集中力量,構建全產業鏈服務平臺,盡最大的努力,為行業提供最優質和全面的服務。除提高企業內部員工工作能力及服務素養外,集團還致力打造一個綜合性的服務平臺。這個平臺既要能整合產業鏈上中下游,又要滿足簡單、快捷、高效的產業發展模式,還要有一個完善的服務系統來提供優勢服務,更要包含設計研發、品牌孵化來滿足企業未來發展戰略需要。這樣一來,鞋業的智慧就可以永久地留在廣東,留在中國,廣東乃至中國因而繼續保持在全球化競爭中的優勢,中國就會變成全球鞋業的中心。
打造一個新時代的“全球鞋業產業服務一體化中心”是劉穗龍一直以來的鞋業夢想。“廣州世界鞋都”以“全球鞋業產業服務一體化中心”為發展理念,以產業鏈微笑曲線兩端“研發設計”和“品牌總部”為特色商業模式,以“服務化、平臺化、金融化、信息化和網絡化”為目標,整合提升鞋業專業服務的核心競爭力,發揮“全產業鏈專業服務”的集聚效應優勢,從而為全球鞋業產業提供完善的綜合性服務。
在第十八屆國際鞋業技術大會召開之時,作為會議的獨家贊助商,廣東新濠畔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穗龍坦言,在過往鞋業市場經營的二十余年中,他也見證了中國鞋業的發展歷程,并深切地體會到,技術的研發與創新是產業的核心,要讓中國鞋業更好地發展,就必須與國際接軌,學習交流最先進的技術信息,提高技術競爭力。他向國內外業界朋友介紹了集團傾力“打造全球鞋業產業鏈一體化平臺”的項目規劃,得到了全球鞋業界的支持和肯定。新濠畔計劃用3年時間,精心打造“廣州世界鞋都”,根據制鞋產業和企業的共性、個性化服務需求,設計并配置系統化產業服務功能,如研發設計、品牌運營、展示貿易、倉儲物流、電子商務、金融結算、行業交流、國際會展、人才引進與培訓、鞋業標準制定及質量檢驗檢測等多種功能。在業界精英的共同努力下,“廣州世界鞋都”建成后,將成為全球鞋業研發商、生產商、渠道商、經銷商、采購商和產業服務商云集的現代產業集聚中心,以及中國鞋業與世界鞋業貿易交流的首要窗口和平臺。
商業模式是決定產業成敗的關鍵因素,也是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在轉型升級的重要階段,專業市場需要注入新的思路,創意研發、時尚運作,結合行業發展脈絡,為行業提供多方位的服務,構建全產業鏈服務平臺。
除此之外,專業市場的健康發展需要政府、行業協會同努力。政府對市場的規劃、監督管理方面應該有所作為,對于新建、擴建大型專業市場,應該科學論證、合理規劃、有效監督。中國皮革協會在引導專業市場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有效的作用,采取了標準規范、等級認定等一系列有效的舉措,引導專業市場走上健康有序的發展道路,努力實現又快又好的發展局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